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歙县志

歙县志

①二十卷,首一卷。清张佩芳修,刘大櫆等纂。张佩芳(1732-1793),字公路,又字荪圃,号卜山,清山西平定州人。乾隆二十二年(1757)进士,历仕歙县、合肥县令,寿州、泗州知州。乾隆三十二年(1767)来任知县。张氏热心地方史志的撰述,修有《黄山志》二卷,撰有《平定州志》十卷、《平定州志考误》一卷、《榆关考》等。其杰作《陆宣公翰苑集注》二十四卷,更为学术界重视。刘大櫆,安徽桐城人,任歙县司训。歙县旧志,自明万历三十七年张涛始创修,其后天启四年戴东旻复纂修,迄于清代,顺治八年、康熙二十九年复两经修辑。知歙县事张佩芳,于乾隆三十五年(1770)设馆郡西锦衣里,延刘大櫆主其事,逾年而峻。此志大抵综前四志而互证之,芟芜录实,成二十卷,汇类分门,共分九类,又于各志之下,别分子目,凡六十有二。其异于旧志者:于食货志下,增盐法、茶纲二目;恤政别立一门,而以仓储、院局、蠲赋、赈济、优老、义产等属之;选举志增殊恩一目;人物志删去流寓一目;徙仙释为寺观;并书目于艺文。刘大櫆乃一代文宗,是编体例完备,叙述简括,引据亦称典核,足称佳志。有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藏经阁刻本、抄本。②十卷,首一卷,清劳逢源修,沈伯棠等纂。劳逢源,仁和人,进士,清道光二年(1822)来任歙县知县。沈伯棠,浙江德清人。时去乾隆三十六年(1771)张佩芳志,已五十余年。劳逢源来,因于道光四年(1824)创议重修,延沈伯棠主其事,至道光八年而书成。为纲者十,为目者五十有四。此志大抵因循乾隆张佩芳志,间亦有所更改。如旧志列沿革、兵防于建置,参杂不伦,颇乖志体,此则以沿革隶之舆地,以兵防隶之武备,皆较旧志为有体。此志体例不务新奇,而引据亦称详核,且于旧志之失,亦多所厘正。如艺文志专载书籍,而不滥收诗文,又其所引诸书,皆具列原文,标其出典,皆较旧志为有法。此志因延旧志,虽胜于旧志,然于旧志之弊,亦未能尽除。有清道光八年(1828)刻本。

猜你喜欢

  • 泽古斋重钞

    一百一十五种,二百三十九卷。清陈璜编辑。陈璜字寄磻,上海(今上海市)人,事迹不详。嘉庆年间,常熟张海鹏刊刻《借月山房汇钞》,其后原板因火残毁散佚。陈璜购得其版,因其残帙,递为补刊,并将原书舛讹之处加以

  • 医统正脉

    见《古今医统正脉全书》。

  • 六书精蕴 音释

    共七卷(《六书精蕴》六卷,音释一卷)。明魏校(1483-1543)撰。魏校字子才,昆山(今属江苏)人。居苏州葑门之庄渠,因自号庄渠。弘治进士,官至太常寺卿。著作还有《周礼沿革传》、《大学指归》、《春秋

  • 山谷内集注

    二十卷。《外集注》十七卷。《别集注》二卷。宋任渊、史容、史季温撰。其中内集为任渊注,外集为史容注,别集为史容之孙史季温所注。任渊,生卒年不详。字子渊,新津(今四川新津县)人。绍兴元年(1131)以文艺

  • 元和郡县图志

    四十卷。李吉甫撰。李吉甫(758-814),字弘宪,赵州赞皇(今属河北省)人,唐代名相,又是著名地理学家。世代官宦家庭,27岁为太常博士,“该洽多闻,尤精国朝故实”。德宗贞元八年(792)以后,久任外

  • 十月之交

    十月之交,朔月辛卯。日有食之,亦孔之丑。彼月而微,此日而微。今此下民,亦孔之哀。日月告凶,不用其行。四国无政,不用其良。彼月而食,则维其常;此日而食,于何不臧。烨烨震电,不宁不令。百川沸腾,山冢萃崩。

  • 子华子

    二卷。旧本题晋人程本(约前380一前320)撰。关于程本的生平事迹,史书记载极为简略。据《吕氏春秋·贵生篇》记载:“韩魏相与争侵地,子华子见昭厘,曰两臂重于天下,身又重于两臂。韩之轻于天下远,今所争轻

  • 古文关键

    二卷。宋吕祖谦(1137-1181)编。吕祖谦字伯恭,世称东莱先生。尚书右丞吕好问之孙,吕大器之子。浙江金华人。生平详见《宋文鉴》条。本书取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苏洵、苏轼、张耒之文共六十余篇,

  • 九章算术

    九卷。作者及成书年代不详。《九章算术》是现有传本的最古老的中国数学经典著作。书中内容多反映西汉时期事例,一般认为是在较长时期内,经多人之手纂辑修改而成,刘徽在《九章算术注原序》中说:“往者暴秦焚书,经

  • 清江碧嶂集

    一卷。元杜本(1276一1350)撰。本字伯景。号清碧。清江(今属江西)人。本读书能文,并经世致用,吴越岁饥,本上《救荒策》。江浙行省丞相忽剌术用其言,米价顿平。荐于武宗,召至京。不久,归居武夷山。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