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残本文华大训箴解

残本文华大训箴解

三卷。明吴道南(生卒年不详)撰。吴道南字会甫,崇仁(今属江西)人。万历进士,历任编修,礼部右侍郎、礼部尚书、东阁大学士等职,颇有时望。后以科场事为言官弹劾,力求告归。著有《巴山草》、《河渠志》等书。明宪宗成化十八年(1482)十二月,以《御制文华大训》二十八卷赐皇太子。嘉靖八年(1529),明世宗制《序》文颁行。吴道南按其篇章,前作《序》,次为作注解,再次作箴。于嘉靖十四年(1535)正月上表。此书仅存三卷,已非为完书。

猜你喜欢

  • 三关志

    不分卷。清廖希颜修,孙继鲁纂。廖希颜,字若愚,号东雩,湖南茶陵县人,嘉靖进士,先知高安县,后擢工部主事,迁升山西提学,讲学河汾书院,卒于浙江按察使,年仅三十九岁。三关,即山西北部之雁门关、宁武关、偏头

  • 梦占类考

    十三卷。明张凤翼(1527-1613)撰。张凤翼字伯起,号灵墟,长洲(今江苏省苏州市)人,嘉靖年间举人。为明代戏曲作家。是书选录古代各类书中所记梦兆之事,排比成书,分为三十四类。全书不过摘采原文,附以

  • 梅坞贻琼

    四卷。明周履靖(1542-1632)编。周履靖字逸之,号梅墟、螺冠子。嘉兴(今属浙江)人。姚士粦删定。周履靖在隆庆、万历间以隐士居,而声气颇广,每有著作,必请胜流为之题咏序跋,积久渐多,即编为此帙。全

  • 五经文字

    三卷。唐张参(生卒年不详)撰。张参,唐代宗时(762-779)人,开元天宝间举明经,至大历初佐司封郎,寻授国子司业。博通经史,精于字学。另著《唐广韵》五卷,今不传。是书为辨正经传文字形体的书。大历十年

  • 历年城守记 伪官据城记

    各一卷。清王度撰。王度生卒年月及事迹不详。《历年城守记》述泰安依岱作城,明正德年间刘六、刘七暴动破城之役后,百有余年无战事。崇祯十四年(1641)间,“土寇”阎松亭纠众数千人攻城,又有史东明聚众十余万

  • 说文古籀疏证

    六卷。清庄述祖(1750-1816)撰。述祖字葆琛,武进(今属江苏)人。乾隆四十五年(1780)进士,官知县。以事亲辞官,居家治小学、经学,主要著作有《说文转注》,《说文谐声》、《夏小正经传考释》、《

  • 艺文类聚

    一百卷。唐欧阳询(557-641)等撰。欧阳询字信本,潭州临湘(今湖南长沙)人。隋末任太常博士。与唐高祖李渊有旧交。入唐官至太子率更令、宏文馆学士。工书法,初学王羲之,后渐变体,笔力险劲,为一时之绝,

  • 义丰集

    一卷。宋王阮(约1178年前后在世)撰。王阮,字南卿,德安(今江西德安县)人。生卒年不详。王之曾孙。隆兴元年(1163)进士。绍熙中,知濠州,修战守具,金人不敢南侵,改知抚州。韩侂胄闻其名,召入奏,授

  • 庞文恪公年谱

    一卷。清庞钟璐自编。钟璐字宝生,清末江苏常熟人,道光二十六年(1846)进士,官至刑部尚书,卒谥文恪。前五十一年为钟璐自述,名《知非录》,后四年为其子庞文鸿补编。本谱收有谕祭谕碑及翁同和撰墓志铭。现存

  • 淮南子校本

    二十一卷。清庄逵吉(1760-1813)校。逵吉字伯鸿,江苏武进入。嘉庆初年任县令等职。据庄逵吉自序载:“乾隆甲辰(1784),读《道藏》于南山之说经台,览《淮南内篇》之注,病其为后人所删改,质之钱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