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毛诗十五国风义

毛诗十五国风义

一卷。梁简文帝萧纲(503-551)撰。清马国翰辑。萧纲字世缵,小字六通,南兰陵(今江苏常州西北)人。梁武帝萧衍第三子,昭明太子萧统之弟,萧统卒,被继立为太子,太清三(549)年武帝卒,纲即位,改元大宝,二年八月为侯景所废,被迫禅位于豫章王萧栋,十月间被害。谥简文。萧纲少小聪慧,六岁属文。及长,读书一目十行,行文辞藻艳发,且博综群言,善谈玄理。但作诗伤于轻艳,时人号曰“宫体”。萧纲著述弘富,同时见于《南史》、《梁书》本纪及《隋志》著录的计有:《昭明太子传》五卷、《诸王传》三十卷,《老子私记》十卷,《庄子讲疏》二十卷、《长春义记》一百卷、《法宝连璧》三百卷、《谢客文泾渭》三卷、《玉简》五十卷、《光明符》十二卷、《易林》十七卷、《沐浴经》三卷、《灶经》二卷、《马槊谱》一卷、《棋品》五卷、《弹棋谱》一卷、《新增白泽图》五卷、《如意方》十卷、《文集》一百卷。另只见于《隋志》著录而未见于《南史》、《梁书》本纪记载的又有《毛诗十五国风义》二十卷、《春秋发题》一卷、《孝经义疏》五卷。此三书都久已亡佚,《隋志》作者即未亲见其书,因而只在注释中提及。此编乃清人马国翰从唐初学者成伯玙《毛诗解说》中辑出,虽仅一条,但于诗歌关系,言之甚为有理。有《玉函山房辑佚书》本。

猜你喜欢

  • 庸庵集

    十四卷。元宋禧撰。宋禧初名元禧,后改名禧。字无逸,号庸庵。生卒年不详。余姚(今属浙江)人。元至正十年(1350)中浙江乡试。补繁昌教谕。明初预修《元史》,其中“外国传”自高丽以下悉出其手。书成不受职,

  • 易卦私笺

    二卷。清蒋衡撰。衡原名振生,字湘帆,一字拙存,晚年号江南拙叟,又号函潭当布衣。江苏金坛(句容县)人,康熙贡生。蒋氏善长书法,曾以楷书写十三经共八十余万字,乾隆时曾奉旨刻石列于太学。著有《拙存堂诗文集》

  • 残唐五代史演义传

    八卷六十回。明罗贯中(详见《三国演义》)撰。长篇历史演义小说。以唐末五代乱世为背景,以朝代兴衰、权位争夺更替为线索,起自黄巢起义,终于宋太祖赵匡胤陈桥兵变建立宋朝,按年代顺序,铺叙了这一时期的历史故事

  • 刘聘君全集

    十二卷。明刘元卿(1544-1609)撰。刘元卿,字调父,号旋宇,(江西省安福县)人。刘元卿于隆庆四年(1570)举于乡,会试时极陈时弊,主考者不敢录取。后,元卿遂绝意于科名。经人累荐,后召为国子博士

  • 荆南墨农全集

    清徐喈凤(约1673前后在世)撰。徐喈凤,字鸣歧,号竹逸,宜兴(今江苏宜兴)人。生卒年不详。顺治十五年(1658)进士。任永昌府推官,归田后,自号荆南墨农。著有《荆南墨农集》。是集编首为《滇游诗集》,

  • 历算全书

    六十二卷。梅文鼎(1633-1721)撰。梅文鼎字定九,号勿庵。安徽宣城人。著书八十多种,主要成就在天文学、数学方面。是书汇集梅氏所著二十九种,言历者居前,言算者列后。内容大体可分三部分:一是历学理论

  • 祥符文献志

    十七卷。明李濂(1488-1566)撰。李濂字川甫,号嵩渚,祥符(今河南开封)人。明文学家、学者。正德进士。授沔阳知州,累擢山西佥事。嘉靖间免归。家居四十年,肆力于学,以古文名于时。有《医史》、《汴京

  • 伤寒舌鉴

    一卷 清张登(生卒年不详)撰。诊法著作。张登字诞先,江苏吴江人。张倬之兄。其父张璐为当时名医,对伤寒颇有研究,著有专书。张登曾与其弟张倬一同参订由其父诠次的《伤寒缵论》、《伤寒绪论》。对其父的学术思想

  • 楚游纪略

    一卷。清王坛撰。王沄,字胜时,华亭人。著有《瓠园集》,是当时博学多闻之风雅士。其先后与好友林安国、徐野游武昌,登黄鹤楼。不久,叶毓荣因湖南之役,得登南岳。叶毓荣,清初汉军正白旗人,字仁庵,顺治间补刑部

  • 释摩阿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

    一卷。隋代释智撰。智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诘所说经文疏》辞条。《释摩阿般若波罗经觉意三昧》共六章,即第一,辩法相。第二,释觉意三昧名。第三,方便行。第四,明心相。第五,入观门。第六,证相门。辩法相谓心性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