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江宁县志

江宁县志

① 十卷。明王诰修,刘雨纂,管景等增修。王诰,清江人,隆庆间举人,官太仆寺丞,正德十四年知江宁县事。刘雨,字润之,江宁(今南京)人,明正德间贡生。正德皇帝南巡至应天府,索看县志,知县王诰奉命限期主修,遂委名宿刘雨主纂,刘雨即在正德初龚弘、许庭光《南京志》草稿的基础上,仅用45天编成。翌年又经王县令延管景、李桥、郑濂、徐九畴等博采群书、广延故老加以增修,于正德十四年书成。此志为江宁县志之初祖,书中资料弥足珍贵。凡封内山川、古迹、风土、人物言之綦详、取舍严谨。唯子目繁多,既有沿革表,复志建置沿革;人物有志,又著列女、方伎、仙释,更有宦绩、流寓。未洁其纲,故有未善。有明正德十四年(1519)刻本、民国二十七年(1938)铅印本、民国三十七年(1948)《南京文献》铅印本、抄本。②十卷。明周诗、石允珍修、李登等纂。周诗,字与言,明昆山人。贡生,为人倜傥,精医理。万历十八年知江宁县事。著有《内经解》、《虚岩山人集》等。石允珍,明同州(今陕西大荔一带)人,曾任江宁知县。李登,生平详见本书《上元县志》。万历二十三年,周诗以“邑志不续,深阙之”,遂聘李登重修县志。三易寒暑,于万历二十六书成。此志原缺,只存四卷,稽瑞楼藏有孤本。凡十卷。首为县境图、县治图,卷一沿革表、地理志(沿革、疆域、风俗、山川),卷二建置志(公廨、学校、书院、仓场、驿铺、镇市、衢道、津梁),卷三版籍志(坊厢、乡图)、户口志(田赋、税粮、里甲、均徭、驿传、坊厢赋役、坊厢应付、杂赋、清军、杂记附),卷四祠宇志(祠庙、寺观、第宅、冢墓),卷五古迹志(官署、城垒、坛迹、楼馆、苑囿、杂遗、碑颂),卷六官守表、宦绩传,卷七科贡表(附荐举、恩荫、封爵),卷八至十人物传。此志作者,皆为一时名手,山川则属之盛文学敏耕,人物则属之顾文庄起元,而新野李公登实总其成,故体严而事广,文简而义赅。有抄本。

猜你喜欢

  • 医方考

    八卷。明吴昆(详见《黄帝内经素问注》)撰。此书收集古今良方七百余首,按病证分七十二门,每门均有小序。卷一为中风、伤寒等门;卷二为斑疹、霍乱诸门;卷三为虚损劳瘵、五尸传诸门;卷四为脾胃、伤食诸门;卷五为

  • 字湖轩读左比事

    不分卷。清刘霁先(详见《字湖轩左纬》)撰。此书附刻于《字湖轩左纬》之后,不分卷,大体上取《左传》事类,就其文辞排比成对偶之文。其中隐公四条,桓公九条,庄公十一条,闵公四条,僖公二十一条,文公十一条,宣

  • 风月堂诗话

    二卷。宋朱弁(10851144)撰。生平详见《曲洧旧闻》辞目。是集成书于南宋绍兴十年(1140)。集前有朱弁自序,称其以使事羁绊漯河,追思昔游,风月之谈十仅省四五,纂次为二卷,乃成是集。书中多记元祐中

  • 书法雅言

    一卷。明项穆撰。项穆生卒年不详。王稚登为其作小传,称其初名德枝,郡大夫徐公改其名为项纯。后又更名为项穆,字德纯,号贞元,亦号无称子。项穆是秀水(今浙江嘉兴)人,项元汴之子。项元汴是鉴藏书画的名家,名甲

  • 东山书院课集

    一卷。胡元玉录。光绪十八年(1892),胡元玉主讲于湖南攸县东山书院。《东山书院课集》为该院习课之士所作。卷首有胡元玉的序文,还有王闿运为之所作的序文。全书内容除数篇杂文之外,其余的都是经学。此学业都

  • 二家宫词

    二卷。明毛晋(1598-1659)编。毛晋原名凤苞,字子九,又一字子晋,号潜在,常熟(今属江苏常熟)人。诸生。识多博广,博览古籍。家有汲古阁,藏书数万卷,请名士校勘,世传影宋精本,多所收藏,传刻古书,

  • 禹贡详略

    无卷数。明韩邦奇(详见《易学启蒙意见》)撰。《禹贡详略》对《尚书·禹贡》加以注释,注语浅近,详略不。据书前著者小引可知,其略者为初学子弟作,其讲说者为举业作,其详释者为进一步研考作。书后蓟门欧思诚跋语

  • 三通政典

    不著撰人姓名。亦不著书名。江苏采进遗书目录,题曰《三通政典》,亦不知什么原因。其书皆场屋策料,每题为论一篇。篇末或曰为圣明献,为执事献。书中称明世宗为“今上”。叙无锡山川人物曰:愚也幸生于斯。可见本书

  • 保婴易知录 补编 宜麟策 续编 增订达生编 丛桂堂集验良方

    《保婴易知录》二卷,《补编》一卷,《宜麟策》一卷,《续编》一卷,《增订达生编》二卷,《丛桂堂集验良方》不分卷。清吴宁澜(生卒年不详)撰。吴宁澜字溶堂,阳湖(今江苏武进)人。《保婴易知录》为初生小儿防病

  • 金渊集

    六卷。元仇远(1261-?)撰。远字仁近,一称仁父。自号山村民。钱塘(今属浙江)人。远在宋咸淳间即以诗名。元至元中为溧阳教授。旋罢。在宋末,与白珽齐名,号曰仇白。元诗人张翥、张羽皆出其门。其诗高雅,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