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汾州府志

汾州府志

①十六卷。明王道一等纂修。王道一,山东黄县人,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三十六年(1608)任汾州知府。此本为创修。《汾州府志》万历三十七年(1609)刻本。全书十六卷,卷一图考;卷二地理类:疆域、沿革、山川、风俗、古迹;卷三建置类:藩封、城池、堡寨、公署、祠祀、桥梁、铺舍、关领,卷四学校类;卷五至卷六赋役类:户口、地税、徭役、水利、土产;卷七至卷八职官类:文职、武备;卷九至卷十选举类:科第、岁贡、辟举;卷十一至卷十二人物类:名宦、乡贤、寓贤、孝节、隐逸;卷十三至卷十五艺文类:敕谕、碑记、题咏;卷十六杂志类:坟墓、寺观、仙释、灾祥。此编体例较严谨,门类排列合理,然因草创,疏漏舛讹甚多。②三十四卷,首一卷。清孙和相修,戴震纂。孙和相字调鼎,山东诸城人,乾隆三年(1738)举人,三十二年(1767)任汾州知府。戴震(1723-1777),字慎修,又字东原,安徽休宁县人。清代著名学者,又为当时方志学界地理学派的主要代表。戴震仕途坎坷,屡试不第,四十岁始中举,五十一岁时才被推荐入馆参加纂修《四库全书》,五十三岁殿试赐同进士出身,授翰林院庶吉士。少聪颖勤学,对文学、音韵、训诂、经学、天文、地理、算术、哲学均有研究,且造诣很深。著述宏富,有《毛郑诗考正》、《声韵考》、《考工记图》、《屈原赋注》、《诗外传》、《勾股割圜记》、《原象》、《续天文略》等五十余种,所著多编入《戴东原文集》,还主纂了《汾州府志》、《汾阳县志》、《直隶河渠书》、《水地记》等。修志观点继承郑樵,主张“以山川为主而求其郡县”,提倡“古今沿革,作志首以为重”,“志以考地理”等,这与章学诚的史事文献,讲究实用观点不同。乾隆三十二年,孙和相掌汾州府。翻阅前志,惜其久而未修,遂集绅士,咨访旧闻,酌定体例,和相亲加润色,历一年草就后,适戴震游于汾晋,乃延聘戴氏笔削成书。《汾州府志》乾隆三十六年(1771)刻本。全书三十四卷首一卷,二十九目。卷首有例言、图、表,卷一沿革、星野;卷二疆城;卷三至卷四山川;卷五城池、官署、仓廒、学校、坛壝:卷六关隘、营汛、驿铺;卷七户口、田赋、盐税;卷八至卷九职官;卷十至卷十一宦绩;卷十二食封、流寓;卷十三至卷十六人物;卷十七义行;卷十八至卷十九科目;卷二十仕实;卷二十一至卷二十二列女;卷二十三古迹、冢墓;卷二十四祠庙;卷二十五事考;卷二十六杂识;卷二十七至卷三十四艺文。此志义例精严,文辞雅驯,非其他府志所能及。其长处有二,一是该志引经据典,重于考据,厘正旧志之讹误者甚多;二是地理山川沿革,考证尤详,并务求切于民用。该志以其详赅,纲目井然,为修志之楷式。

猜你喜欢

  • 词律

    二十卷。清万树(约公元1692年前后在世)撰。万树生平见《璇玑碎锦》条。此书为纠正《啸余谱》和《填词图谱》及诸家词集之舛异而作。《草堂诗余》将词分为小令、中调和长调,以五十八字之内为小令,五十九字至九

  • 谭襄敏奏议

    十卷。谭纶撰。谭纶(1520-1577),明江西宜黄人,字子理,号二华。嘉靖甲辰(1544)进士,任台州知府,练兵御倭,屡战屡捷。嘉靖四十二年(1563)以右佥都御史巡抚福建,率刘显、俞大猷、戚继光,

  • 司空表圣文集

    十卷。唐司空图(公元837-908)撰。司空图字表圣,号知非子、忍辱居士,河中虞乡(今属山西省)人。咸通进士,官至知制诰、中书舍人,诗人、诗歌理论家。因世乱退隐,专力写作,不问世事,隐居中条山王官谷。

  • 论孟书法

    二卷。附读四书 一卷。清张瑛撰。瑛字退斋,江苏常熟(今同)人。是书系以书法解《论语》、《孟子》第一篇。首有张瑛自序及凡例,最关要旨者,如《论语》开篇,“孟懿了问孝”,“公山弗扰以费畔”,至《孟子》一书

  • 广金石韵府

    五卷。清林尚葵、李根(二人生卒年不详)同撰。尚葵字朱臣,莆田(今属福建)人。李根字阿灵,一字云谷,侯官(今福建闽侯县)人。工画佛像,精篆籀小楷。此书用朱墨二色,校以四声部次,朱书古文篆籀之字,墨书楷字

  • 乐述可知

    七卷。清陈本撰。本字汝立,号筠亭,浙江仁和(今杭州)人。其好儒学,尤尚谈乐学,所撰《乐述可知》凡七卷,卷一、二为律图及附述,卷三、四为律原及附述,卷五、六、七为律吕。律图系由十二律吕配合诸图,均依据《

  • 清溪县志

    四卷,清刘传经纂修。刘传经,曾任清溪县知县。清溪县无志,刘传经始创始之。《清溪县志》嘉庆五年(1780)刻本。共四卷,分为:卷一,土地类,建置、山川、城市、乡里、关梁、物产属之。卷二,人民类,户口、名

  • 续说郛

    四十六卷。明陶珽(生卒年不详)撰。陶珽,姚安(今属云南)人。万历三十八年(1610)进士。陶珽鉴于陶宗仪《说郛》所收之书止于元代,遂杂钞明人说部五百二十七种以续之,但其中仍有宋、元人之著作,如卷二宋苏

  • 唐诗选

    七卷。明李攀龙(1514-1570)编。李攀龙字于麟,号沧溟,历城(今山东济南)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进士,授刑部主事,累官至河南按察使。主张“文必西汉,诗必盛唐”,与王世贞等并称复古派“后七子

  • 六书浅说

    一卷。见《说文浅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