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清语摘钞四种

清语摘钞四种

四卷。无著撰人姓名。前后亦无序跋。有二家刻本,皆刻于光绪十五年。即京坊聚珍堂刻本,三槐堂刻本。京坊聚珍堂刻本较好。聚珍堂本有“玉森之印”,“松坪”二枚印章。不知是撰者名、字否。本书分衙署名目,官衔名目,折奏成语,公文成语四种。以元、亨、利、贞四字编次。一种衙署名目,标签有篆书依锁三字章,清语元字。第二种官衔名目,标签篆书哈丰阿章,清语亨字。第三种折奏成语,标签阿昌阿章,清语利字。第四种公文成语,标签哲克束章,清语贞字。本书所集录,皆奏咨公牍新订清语,杂采自《增订清文鉴》,六部成语、上谕成语,满洲政书,以及阁、部、旗、营、现行案卷。为吏人治事之资。元字第一种衙署名目分为八门,即部院类、旗分佐领类、仓库名、京城门名、禁城门名、宫殿名、坛庙名、关隘名。每门的编排亦各有次序。如部院类,首列总纲,之后是京外各部、院、衙、署、旗、营、学、馆、及其各所属司、厅、科、房,依次排列。亨字第二种,官衔名目,分为十四门。即国朝年号,列圣诞辰、列圣列后忌辰、君类、封衔、文职封赠、武职封赠、外省文职、外省武职、京城文职、京城武职、内府官弁名、闲散类、太监官职。国朝年号,天命至光绪,共十二个。列圣列后诞辰、忌辰,并附有月、日。只有太祖高皇帝诞辰不详。忌辰并附有陵名。因注重尊谥的翻译,所以书虽刻于光绪年,但其中所记诞辰,只到穆宗皇帝为止。君类,则如《清文鉴》,兼及宗室爵职。其品官总纲,列于外省文职之前。上司官阶,列于外省武职之后。郎中、员外郎、主事、笔帖式等,附载内府官弁中,惟武职封赠,用旧汉名大夫郎等。不用将军、都尉、骑尉、校尉新名。利字第三种折奏成语,贞字第四种公文成语,二种没有明分门类,其次序则按吏、户、礼、兵、刑、工六项编排。有光绪刻本。

猜你喜欢

  • 尚友录

    二十二卷。明廖用贤(生卒年不详)撰。廖用贤字宾于。此书成于明天启年间。其书体例,略同于《万姓统谱》。搜录古人事实,以韵为纲,以姓为目。其事记载,详略不尽合适,亦无所考证。

  • 御览经史讲义

    三十一卷。清爱新觉罗·弘历(详见《钦定诗义折中》)敕编。乾隆二年(1737),弘历特诏翰林詹事六科十三道诸臣轮奏讲义。或标举经文,下列先儒义疏,阐明其理蕴;或节取史事,下列先儒评语,辨析其得失。大略如

  • 黄山史概

    一卷。清陈鼎撰。陈鼎,字定九,江苏江阴人。《黄山史概》昭代丛书本,共一卷。兹篇不分门。所载,三十六峰之外,更有七十二峰。所载崖则十有七。溪二十有四。泉十有九。潭十有二。石室五。台六。沟二。坪二。井二。

  • 说文谐声类编

    不分卷。清安吉(生卒年不详)撰。安吉字古琴,无锡(今属江苏)人。乾隆举人,闭门穷经,专攻音学,认为韵有古今,叶韵说是错误的。著有《六书韵征》、《夏时考》、《十二山人文稿》等。此书为按韵编次《说文》谐声

  • 梅国集

    四十一卷。明刘节(约1520前后在世)撰。刘节,字介夫,号梅国,大庾(今江西大余县)人。生卒年不详。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历任浙江布政使,颇有治声。累官至刑部侍郎。著有《梅国集》、《广文选》、《

  • 礼记附记

    六卷。清翁方纲(1733-1818)撰。翁方纲,字正三,一字忠叙,号潭溪,一号书斋,顺天大兴(今北京大兴县)人。家境贫寒,天资聪颖,十一岁中秀才,十四岁中举人,十九岁成进士,历任编修、国子监司业、学政

  • 居士集

    五十卷。宋欧阳修(1007-1072)撰。欧阳修生平见《毛诗本义》辞目。此集前列苏轼序及年谱。旧本每卷有熙宁五年(1072年)子发等编次数字。而苏轼序谓得于其子棐,乃次而论之。序作于元祐六年(1091

  • 汾上续谈

    一卷。明朱孟震(详见《河上楮谈》条)撰。此书体例与《河上楮谈》相同,而所记多琐事,其中“安南国试录”叙述颇详,足资考证,有一定参考价值。有明万历间刊本,共一册,书首有万历十年(1582年)朱孟震自序,

  • 纂修即墨县志

    二卷。佚名纂。康熙十一年(1672),朝庭命各省普修邑志,即墨知县乃奉命修志,遂成新志。《纂修即墨县志》康熙十一年(1672)剜改明刻本。此志板刻质量极差,残缺漫灭,几不可读。其体例大部分承袭旧志而作

  • 在璞堂吟稿

    一卷。《续稿》一卷,《诗三刻》一卷。清方芳佩(1728-1808)撰。方芳佩,字芷斋,号怀蓼,又号凤池,浙江钱塘(今杭州)人,方宜照之女,巡抚汪新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乾隆十六年(1751)刊本,写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