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温公易说

温公易说

六卷。司马光(1019~1086)撰。司马光,字君实,北宋陕州夏县(今山西夏县)人。封温国公,故后世称为司马温公。经仁宗、英宗、神宗三朝,历天章阁待制兼知谏院、龙图阁直学士、翰林学士、枢密副使、尚书左仆射兼门下侍郎等职。反对王安石变法,为保守派领袖。为官清廉,为人正直。喜读经史,尤好《左传》。著有《资治通鉴》、《资治通鉴考异》、《法言集注》、《切韵指掌图》、《涑水纪闻》、《稽古录》等书。《温公易说》又名《易说》、《直斋书录解题》作三卷,《郡斋读书志》及《宋史·艺文志》皆为一卷。《四库全书》本为六卷,计上经两卷,下经两卷,《系辞传》上一卷,《系辞传》下与《说卦》、《序卦》、《杂卦》为一卷。解说简略。诸卦或说三、四爻,或说一、二爻,或全卦无说。唯《系辞传》解说较详。陈振孙等人认为是书未完成。是书大旨在阐明人事,不杂佛老之说。有《武英殿聚珍版丛书》本,河南镌经苑本。1989年上海古籍出版社《四库易学丛刊》收入,与《横渠易说》合刊为一册。

猜你喜欢

  • 东里全集

    九十七卷。《别集》四卷。明杨士奇(1365-1444)撰。杨士奇,名寓,江西泰和人。曾在湖广各地做塾师多年。建文初被荐入翰林,充编纂官,修《太祖实录》。成祖即位,入内阁典机务,历官至左谕德;成祖北巡,

  • 袖中锦

    一卷。宋太平老人撰。《四库全书·杂家类存目》谓,“旧本题宋太平老人撰,不著名氏。其书杂钞说部之文,漫无条理,命名亦不雅驯。盖书贾所依托。曹溶不考,误收入《学海类编》。”全面否定此书。今检其书,共记天下

  • 管子校正

    二十四卷。清戴望(1837-1873)撰。戴望,字子高,浙江德清人。清同治年间,任金陵书局校勘。著有《管子校正》、《颜氏学记》等多种著作。戴望对散录于群书中的《管子》言论,加以整理,按照《管子》一书的

  • 山水纯全集

    一卷。宋韩拙(生卒年不详)撰。韩拙,字纯全,号琴堂,南阳(今属河南)人。宣和初年,授翰林书艺局祇候,累迁为直长秘书待诏、忠训郎,盖宣和时画院中人。《山水纯全集》之末有宣和辛丑夷门张怀后序,序中称“琴堂

  • 大学问答

    一卷。清赵承恩撰。承恩字省庵,江西金溪人。是篇大旨以王阳明为宗。认为大学乃大人之学,所以使天下人明通公溥。“亲民”的“亲”字不作新解,亲民乃视一家之人如一身,一国之人如一家,天下之人如一国,新民只是亲

  • 江西忠义录

    十卷。清沈葆桢(1820-1879)、刘坤一等修撰。宝桢字幼丹,福建侯官(今福州)人,道光进士,官至江西巡抚、两江总督。咸丰年间,太平天国军进犯江西,清朝将士官民死者不可胜数。咸丰九年(1859年),

  • 四书集注直解说约

    七卷。明张居正(1525-1582)撰。张居正字叔大,号太岳,湖广江陵(今湖北荆州市)人。明政治家。著有《书经直解》、《帝鉴图说》等。是书先标举《四书章句》为纲,次《朱注》,次《直解》。句栉字比,大都

  • 论语传注

    二卷。大学传注一卷。中庸传注一卷。传注问一卷。清李塨撰。李塨详《周易传注》条。李塨曾师事颜元、毛奇龄,故此书解释经义多与宋儒相反,反对讲习空谈,而力主经世致用之实学,于宋以前经解也多有采纳。解《论语》

  • 元晏斋困思抄

    三卷。明孙慎行撰。慎行字闻斯,武进(今江苏武进)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二十三年(1595)进士,官至礼部尚书。此书乃作者自万历三十八至四十二年(1610-1614)积年抄存,颇多心得,但也不无标新立异之

  • 全蜀艺文志

    六十四卷。明周复俊(1496-1574)编。周复俊字子吁。昆山(江苏)人。嘉靖十一年(1532)进士。历官工部郎中,云南布政使等。宋代庆元年间,四川安抚使袁说友属知云安县程遇孙等八人,曾编有《成都文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