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溪堂词

溪堂词

一卷。宋谢逸(1064-1113)撰。谢逸字无逸,号溪堂先生。临川(今江西抚州)人。少孤贫,屡试不第,以布衣终老。谢逸有集二十卷、诗五卷,岁久散佚,清末已从《永乐大典》中搜辑成编(《集》为十卷)。《书录解题》别载有《溪堂词》一卷,清末所见刊本卷末有毛晋跋,称其是以《溪堂集》末所载乐府一卷,依其章次重刊而成。看来,谢逸之全集明末尚存。谢逸初以诗名,然《复斋漫录》载:谢逸过黄州杏花村时,曾以一阕《江神子》题于驿馆之壁,过者必向驿卒索笔传抄。驿卒苦之,遂以泥涂之。可见其词亦名重一时。此作在集中可见,语意清丽,确非虚美。其他作品也都极富锤炼之工。卷首有序,署名“漫叟”。序中所提“黛浅眉痕沁,红添酒面潮”,见于集中《菩萨蛮》第一阕;“鱼跃冰池抛玉尺,云横石岭拂鲛绡”见于集中《望江南》第二阕。但“红潮登颊醉槟榔”本是苏轼语,“鱼跃练江抛玉尺”为北宋诗人王令语,皆剽窃前人旧文,不为佳句。而独摘以为极工,可谓舍长而取短。毛晋跋语又载《花心动》一阕,谓之出于当时出现的吴门抄本,疑为赝笔。后沈天羽作《续词谱》独收此词,朱彝尊《词综》选谢逸词也首题此阕。据考,宋人词集多有此调,其音律平仄如出一辙;唯独这阕词随意填凑,多有失调,措语尤其鄙俚不文,其为赝作无疑。毛晋刊本削而不载,确有识见。谢逸词风格远宗“花间”,近法“二晏”,清丽浑化,长于写景。小令之作,轻倩飘逸。有毛晋校本(皕宋楼藏书),《唐宋名贤百家词》抄本、《四库全书》本、《宋元名家词》抄本(北京图书馆藏)等。

猜你喜欢

  • 历代石经略

    二卷(光绪九年陈州刻本)。清桂馥(1736-1805)撰。馥字冬卉,号未谷,山东曲阜人,乾隆五十五年进士。此书根据顾炎武《石经考》、《金石文字记》、朱彝尊《经义考》诸书以及当时诸儒之说,而加以论述。内

  • 本草集注叙录

    一卷。梁陶弘景(456-536)撰。陶弘景,字通明,自号华阳隐居,卒谥贞白先生。丹阳秣陵(今南京市东南)人,历宋、齐、梁三朝。博学多才,通儒道,工医学。著有《名医别录》、《本草经集注》等医书,原书久已

  • 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八十卷。乾隆九年(1744)奉敕撰。本书详载满洲氏族源流,一一考其异同分合,胪列其世系。蒙古、高丽、尼堪之久隶八旗者,亦追溯由来,附注于末。每姓取勋劳昭著者列于首篇,各系以小传,其子孙世袭官爵依次排列

  • 赍志斋集

    十卷。明陈泰交(约1624年前后在世)撰。陈泰交,字稚,更字同倩,号鲽诲。其少时名元侃,字三缄。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中为国子监生。著有《尚书注考》。是集为其子陈鋐所刻,凡十卷。诗一卷,杂文九卷

  • 周氏丧服注

    一卷。宋周续之(377-423)撰,清马国翰辑。续之字道祖,雁门广武(今山西代县西南)人。早受业于范宁,名冠同门,号曰“颜子”。后隐居庐山,事慧远,与刘遗民、陶渊明并称浔阳三隐。甚受武帝礼遇,辟为太尉

  • 西河集

    一百九十卷。清毛奇龄(1623-1716)撰。毛奇龄,又名甡,字大可、齐于,号西河,浙江萧山人,康熙时举荐鸿博,授翰林院检讨,充《明史》纂修官,后辞归田。通经史、善诗文、工音律。著述颇丰,有《古文尚书

  • 楚辞新注求确

    十卷。清胡浚源(生卒年不详)撰。胡浚源,号乙灯,分宁人。胡氏是在王逊直同侄带存所注《楚辞评注》十卷本后,随阅随批而成此书。本书卷首内容顺序为:清嘉庆二十一年(1816)胡氏自序,王逊直《旧目录序》,胡

  • 于山奏牍

    七卷;附诗词一卷。清于成龙撰。于成龙(1617-1684)字北溟,号于山,山西永宁(今离石)人。明崇桢副榜贡生,入清后于顺治十八年(1661)授广西罗城县知县。累官知府、直隶巡抚、两江总督。《于山奏牍

  • 道德经悬解

    二卷。清黄元御(详见《周易悬象》)撰。先人诸家为《道德经》作注,或以养生家言,或以儒、道家言,或以杂家言释解经文。黄元御作《道德经悬解》,多以养生家言训释《老子》。但其书使原文章次多有变更,字句亦多有

  • 山蚕易简

    一卷。清茹朝政(生卒年不详)辑。茹朝政,字续芝,贵筑(在今贵州贵阳市)人,生平不详。茹朝政所辑《山蚕易简》主要讲述山蚕的养育过程和方法。还谈及山蚕赖以生存的树种和其它食物。《山蚕易简》有光绪甲申年(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