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滕县志

滕县志

①十卷。清黄浚修,王特先纂。黄浚号秀宗,歙县人,贡生出身,康熙五十二年(1713)任滕县知县。王特先,邑人。黄浚掌滕县后,正逢兖州知州金一凤欲修郡志,征各州、邑各辑新志,于是黄浚询诸父老,谋之绅士,以邑中孝廉等分任编辑采访,历数月而成新志。《滕县志》康熙五十六年(1717)刻本。全书十卷,分为:卷一图经、沿革谱、封爵谱、职官谱,卷二选举谱、赠封谱、武功爵谱,卷三灾祥志、山川志附岭泉沟,方物志、风物志、创设志,卷四赋役志、祠祀志,卷五古迹志,卷六宦业志附侨寓,卷七人物传、隐逸传、列女传、释道传、外传,卷八至卷九艺文志,卷十诗。此志体例雍杂,如封爵谱、武功谱等,均可入职官。又如选举、隐逸、释道、列女等,可归入人物。然其建置、沿革,考证甚详。取材宏富,考审亦当。其最可称赞之处,是记述了三国世家,不仅有家谱、而且记遗迹颇多。②十四卷,首一卷。清王政修,王庸立、黄来麟纂。王政字续堂,湖南善化(今长沙)人,进士出身,道光二十四年(1844)任滕县知县。王庸立,邑人。黄来麟,邑人。滕县志自康熙五十六(1717)年知县王浚修后,距当时又四十余年未修了。其间风俗之变迁,户口之增灭,皆不可以无记。王政掌滕县后,乃集士绅,发凡起例,因袭旧志者十之八,更易十之二,其门类损者一,增者三,遂成新志。《滕县志》道光二十六年(1846)刻本。此志基本承袭旧志,无大增损,纲目不清,芜杂殊甚。取材虽丰,然体例不妥。

猜你喜欢

  • 吾庐遗书

    清陶成(约1723年前在世)撰。陶成字企大。南城(今江西省南城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康熙四十八年(1709)进士。官翰林院检讨。本集是陶成子其愫所编,无卷数,皆为所作杂文。其文颇纯正有轨度,其中《象纬

  • 典训

    见《典语》。

  • 永嘉县志

    ①二十六卷,清崔锡修,齐台南、汪沅纂。崔锡字晋三,汉军正黄旗人,拔贡,乾隆十九年任永嘉县知县。齐召南字少宗,天台县人,乾隆元年举博学宏词,官至礼部右侍郎。考永嘉县志,自元、明及清凡五修。此志为六修。此

  • 桂林诗正

    八卷。明顾懋樊撰。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是编成于崇祯庚辰(1640),博采众说,参以己见,然多是无根据之创解。例如他认为《郑风》中的《丰》及《风雨》篇,皆齐诗,而误入于郑。《丰》诗原意是说妇人有了别的心

  • 圣学真语

    二卷。清毛先舒(详见《声韵丛说》)撰。是编乃先舒扼要概括《匡林》、《格物问答》诸书言论而成。其学出于刘宗周,主其“良知论”,但宗周认为理即是气之理,断然不在气先,不在气之外;离心无性,离气无理,提倡“

  • 徐都讲诗

    一卷。清徐昭华(约1701年前后在世)撰。徐昭华,字亦为昭华,另一说字伊璧,号兰痴,浙江上虞人,生卒年均不详。嫁骆加采为妻。工楷隶,善丹青。其父徐咸清与毛奇龄友善,奇龄暮年家居,徐昭华从其学诗,称女弟

  • 碑别字

    五卷。清罗振撰。罗振,字佩南,一字佩蘅,浙江上虞人。邑诸生。书前有光绪十一年(1885)罗振玉序及其所撰传略。书以五声分。每卷之中刺取两汉迄宋各种碑志、造像石刻,凡不见于字书之别字,依韵辑录。每一字后

  • 立命堂二集

    十三卷。清嵇宗孟(约1662前后在世)撰。稽宗孟,字叔子,江南安东人,另说山阳(今江苏淮安)人,生卒年不详。顺治举人,官至杭州知府,乞归,又被荐举博学鸿词,以疾辞不赴。稽宗孟天资颖异,善属文,诗颇纤巧

  • 学言诗稿

    六卷。元吴当(1299-1363)撰。当字伯尚。吴澄之孙。崇仁(今属江西)人。以荫授万亿四库照磨,荐为国子助教。预修宋、辽、金三史。迁翰林直学士,累官至江西行省参知政事。陈友谅陷江西,被拘于江州,终不

  • 春秋说

    ① 三十卷,附录三卷。明王寝大撰。寝大字幼章,合肥(今安徽合肥)人。崇祯丁丑(1637)进士。寝大认为,“《春秋》本《鲁史》原文,孔子修之,盖笔削史文以见义”(《春秋说序》,《续文献通考》卷一五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