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潜颖诗

潜颖诗

十卷。何维棣(约1897前后在世)撰。何维棣字棠孙,湖南道州(今湖南道县)人,生卒年未详。光绪八年(1882)举人。官四川侯补道。维棣为绍基之孙。维棣以能文鸣于时,其诗才思横溢,而维棣于经训、小学亦颇有端绪。集中第十卷《览张香涛制军劝学内篇守约说》,成读书绝句。《寄示长子积燕》七绝十六首,可以见之。其诗清新婉约,颇具典型。五言古规模魏晋。五七律拟则《浣花》,时时得其神理。卷六论诗绝句云:“五字清吟正始音,注家谁悟阮陶心。参军独擅从横句,已为唐贤暗度针。杜陵万象绝楷梯,律句皮毛一玉溪。何李用心诚独苦,解将马骨召良騠”崇尚所存,略可窥见。而于明七子之复古颇有怒词。考程颂藩伯翰先生集,卷末有维棣题诗五古八首,叙其与颂藩前后交谊,语真情挚。而此集不载。盖此集刻于清末,彼诗作于民国二年(1913),在刻集之后。卷中颇有误字。如卷一《麓山怀古》七律云“青石碧沼盛潇湘”。“石”字当为“苔”字之误。有光绪二十七年(1901)自刻本。

猜你喜欢

  • 东山政教录

    三卷。清成孺(生卒年不详)撰。成孺此书,分天德、王道两大纲,纲有总序。天德之子目为仁、义、礼、智、信五性,五性下又别列子目若干。成孺申明全篇以仁为天德之首。次卷为王道,列目凡十。敦伦第,亲亲第二,存故

  • 诗问

    ① 一卷。汪琬(1624-1691)撰。汪琬,字苕文,号钝庵,晚年又号钝翁、尧峰,学者称尧峰先生。长州(今江苏苏州)人。清初著名散文家。曾任户部主事、刑部郎中等职。后因病辞官,结庐隐居太湖尧峰山,以著

  • 周秦名字解故

    二卷。清王夫之撰。王夫之生平见“诗经稗疏”。是书解说周秦人名字相承之义训,多取古音相近之字考其义类。定以五体:同训、对文、连类、指实、辨物。测以六例:通作、互注、辨讹、比例、合声、双声。训诂列于上卷,

  • 秋水阁文抄

    一卷。清陈维岳(约1669年前后在世)撰。陈维岳字纬云。江苏宜兴人,生卒年均不详。检讨陈维崧之弟,与仲兄陈维嵋皆有文名,得徐乾学、朱彝尊的推重。晚年自定古文百篇,即《秋水阁文抄》一卷,其季弟欲附刻于维

  • 易图亲见

    明来集之撰。作者信奉河图洛书之说,以为“河图顺以相生,而六府三事取于此;洛书逆以相克,而《洪范》九畴取于此;八卦成列,固之为六十四卦,而参伍以变,错综其数取于此”。故此书取《序卦》、《杂卦》,以及三陈

  • 平山冷燕

    二十回。原刻本不题撰人,有天花藏主人序,观其内容实为作者自序。后来刊本有题“荑秋散人”、“荑狄散人”、“荻岸散人”、“夷荻山人”者。清代有人认为作者是康熙年间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张匀或张劭,但证据不足

  • 经典释文

    三十卷。唐陆德明撰。德明生于南朝陈,卒于唐贞观初(约550-约630年),吴县(今苏州市)人,其名陆元朗,字德明,以字行世。唐经学家和训诂学家,博通经籍,与孔颖达齐名。历仕陈、隋、唐三朝,隋炀帝时曾任

  • 孟子杂记

    四卷。明陈士元撰。陈士元生平详《易象钩解》条。宋代以前,孟子仅列于儒家。《史记》以孟子、荀卿合传,寥寥十数语,叙其生平事迹至为简略。明薛应旗撰《四书人物考》,始采撷他书,以为补传。但薛氏不长于考证,舛

  • 光学揭要

    二卷。英国赫士(详见《声学揭要》)撰。清朝中后期,即道光、咸丰、同治、光绪间西方各种科学书著输入中国主要通过两条渠道,一是经由政府设立的专门机构翻译而来,如上海江南制造局内设翻译馆,专门从事此类书刊翻

  • 兰易

    一卷、附录兰易十二翼 一卷、兰史 一卷。《兰易》,宋鹿亭翁撰。朱彝尊《经义考》载冯京序称:是书受之“四明山田父,书端称鹿亭翁著。”查史书并无鹿亭翁这个人,据《郡县志》载,山有鹿亭,但已不知所在,无法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