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熊学士诗文集

熊学士诗文集

三卷。清熊伯龙(1619-1670)撰。熊伯龙,字次侯,号钟陵。汉阳(今属湖北)人。顺治五年(1648)中一甲第二名进士,授国史院编修,历官浙江乡试正考官、提督顺天学政、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等。熊伯龙自幼博学多才,记诵广泛,对西方算学、诗词、古文、八股等,均样样精通。著有《熊学士诗文集》。是集凡三卷。其诗与刘子壮齐名,并称“熊刘”,而古文更胜刘子壮一筹。其诗多写景抒情之作,亦有深刻反映现实生活的作品。纵横开阖,运笔自如,音节铿锵,气势宏大,徐世昌称其“有才气,有魄力,音响格调,犹承七子遗风”(《晚晴簃诗汇》),《重修晴川阁》为其代表作。反映现实的作品,文辞质朴,笔锋犀利,描绘真切,直抒胸臆,对统治者的倒行逆施予以一针见血的揭露,对平民百姓的苦难遭遇寄寓无限同情。《栾城感怀》为此类诗中佳作。只可惜是集三卷“刊版漫漶,篇叶倒乱,遂至于断烂不可读”。该书《四库全书总目》列入存目书著录。

猜你喜欢

  • 正学编

    二卷。明陈琛(生卒年不详)撰。陈琛字思献,学者称紫峰先生,晋江(今属福建)人。杜门独学,从蔡清游。正德进士,任考功主事,后乞终养归。嘉靖(1522-1566)中,起用为江西提学佥事,固辞不赴。著有《紫

  • 叙天斋讲义

    四卷。清代窦文炳撰。窦文炳字质民,长安(今陕西西安)人。全书是一部儒学讲义类小册子,卷一是“统一图说”,卷二为“学约”,卷三为“《中庸》撮总”,卷四为“礼乐绪言”。书中论述较为简略。

  • 田家五行

    二卷。附一卷。明张师说(生卒年不详)撰。张师说生平不详。《田家五行》上卷记载一年十二个月的节气及天文地理,用以占候。下卷记草木、鸟兽、鳞鱼。最后是写三旬、六甲、气候、涓吉、祥瑞等类事宜。《古今图书集成

  • 释名疏证

    八卷。清江声为毕沅撰,署毕沅名。江声(1721-1799)字涛,后更字叔沄,晚年号艮庭,学者称艮庭先生。元和(今江苏吴县)人。师事惠栋。精《古文尚书》、《说文》之学。一生不事科举业,晚年赐六品顶戴。尚

  • 墨香簃丛编

    六种,六卷。清杨嘉编。杨嘉,生平事迹不详。所收著作共六种:清孙诒让《籀庼诗词》一卷,杨嘉辑《二黄先生诗葺》一卷、杨嘉撰《辅行记校注》一卷、《瑞安黄氏绥阁旧本书目初编》一卷、《曝书随笔》一卷、《楼遗稿》

  • 毛诗通说

    三十卷,补遗一卷。清任兆麟(生卒年不详)撰。兆麟原名廷麟。字文田,号心斋,又号竹居,江苏震泽(今属江苏吴县)人,一说武原(今江苏东南)人。诸生,嘉庆元年(1796)举孝廉方正。兆麟幼承家学,博闻敦行,

  • 钦定八旗满洲氏族通谱

    八十卷。乾隆九年(1744)奉敕撰。本书详载满洲氏族源流,一一考其异同分合,胪列其世系。蒙古、高丽、尼堪之久隶八旗者,亦追溯由来,附注于末。每姓取勋劳昭著者列于首篇,各系以小传,其子孙世袭官爵依次排列

  • 古周易

    一卷。宋吕祖谦(1137-1181)编。祖谦字伯恭,人称东莱先生。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祖谦幼承庭训,长从林之奇、汪应辰、胡宪诸儒游,又与张栻、朱熹友善,人谓其学本之家庭,有中原文献之传。孝宗隆兴元

  • 资州直隶州志

    三十卷首四卷,清刘炯修,张怀渭等纂。刘炯,曾任资州知州。资州有志始于清康熙二十五年(1686),纂修者为知州三韩朴怀德。兹编则为续康熙志而作。《资州直隶州志》嘉庆二十年(1815)刻本,共三十卷。卷首

  • 御定清文鉴

    共四十六卷(《御定清文鉴》三十二卷,《补编》四卷,《总纲》八卷,《补总纲》二卷)。清乾隆三十六年(1771)傅恒等奉敕撰。这是一部官修的满文分类辞典。满文主要有两种,一种是前期满文,俗称“无圈点满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