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琅嬛史唾

琅嬛史唾

十六卷。明徐象梅(约1596年前后在世)撰。徐象梅,字仲和,钱唐人。生平及生卒年均不详。著有《两浙名贤录》五十四卷等。《瑯嬛史唾》是择拾史传及稗官事语、分类记叙的一部书。其体例仿《世说新语》,又别创一些品目。总计一百二十二类,分配既多未确,每条下又不注引用的书名,亦没有征据,所以是很粗杂的。书名所以叫“史唾”,意思是自以为是拾史家的唾余,不足道哉。大抵相当于何良俊《语林》之类,但持择把握的远不及《语林》。书成于万历已未。《四库全书总目》据浙江巡抚采进本列入存目。

猜你喜欢

  • 读周子札记

    无卷数。清代崔纪撰。崔纪见《成均课讲周易》条。全书试图用儒家“中庸之道”来阐发论述宋周敦颐《太极图说》、《通书》中的内涵。主要观点为:太极就是中庸上天的载体,“中”即中庸所谓的“人心未发之中”,“和”

  • 宁武府志

    十二卷,首一卷。清魏元枢、周景柱纂修。魏元枢字臞庵,河北丰润县人,出身进士,乾隆初任宁武府知府。周景柱详见《蒲州府志》。自设府以来,尚未修志。乾隆八年(1743),元枢始为编辑,为二十六卷,其稿多承袭

  • 禹贡臆参

    无卷数。清杨陆荣(详见《易互》)撰。《禹贡臆参》在经文之下详载蔡沈集传,并同时采录《地理今释》以纠正蔡传之误,亦间出己意。其说与蔡传多有不同,常引诸书加以考据。然亦有先误之处。有《杨潭西先生遗书》本。

  • 孙氏周易集解

    十卷。清孙星衍撰。星衍字渊如,江苏阳湖(今武进)人,乾隆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官至刑部主事、山东督粮道。孙氏辑季鼎祚《周易集解》、王弼《周易注》,以及书传所载马融郑康成诸家之注,兼及史征易口诀义中古注,

  • 范伯子全集

    三十一卷。清范当世(1854-1905)撰。范当世,初名铸,字桐生。后易名为当世,字无错,号肯堂,又号伯子。通州(今江苏南通)人。当世少有才名,补诸生。然屡试不第。张裕钊客江宁凤池书院,当世偕同里张謇

  • 周铜鼓考

    一卷。马衡撰。马衡(1881-1955),金石学家、考古学家。字叔平,浙江鄞县人。1922年任北京大学考古研究室主任,1925年以后任故宫博物馆副馆长、馆长。1952年任北京文物整理委员会主任委员。马

  • 诗故考异

    三十二卷。清徐华岳撰。华岳吴县(今江苏苏州市)人,嘉庆二年(1997年)进士。本书卷首有撰者自序。全录毛传郑笺,而节录孔颖达《正义》。齐、鲁、韩三家,见于宋王应麟《诗考》及他书者,亦全录之,附于传笺之

  • 颜氏家训

    二卷。北朝时颜之推(531-约590)撰。颜之推字介,山东琅琊临沂人(今山东临沂县)。其父勰,对《周官》、《左氏学》很有研究,颜之推从小就受到良好的家庭教育。十二岁时,正值梁湘王绛自讲老庄,于是拜绛为

  • 易象意言

    一卷。宋蔡渊撰。渊有《周易经传训解》已著录。董真卿谓渊诸书并成于开禧乙丑(1205年)。朱彝尊《经义考》仅列其书名,注曰“俱佚”,不确。此书载《永乐大典》中,首末完具。《永乐大典》旧本深藏秘府,朱氏未

  • 常璩蜀李书

    一卷。清汤球辑。常璩撰有《华阳国志》,前已著录,《蜀李书》为他的另一著述。《颜氏家训书证篇》云:“《李蜀书》,一名《汉之书》。”《史通·正史篇》云:“蜀初号曰成,后改称汉,李势散骑常侍璩撰《汉书》十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