留都疏稿
一卷。明吴文华撰。吴文华,字子彬,连江(今属福建连江县)人。嘉靖进士,万历中巡抚广西,讨平陆平周塘极寨傜,及昭平黎福庄父子,升为总督两广军务,巡抚广东。岑江贼李珍、江月照拒命久,吴文华擒江月照平李珍,很快又升为南京工部尚书。著有《济美堂集》。《留都疏稿》为万历十五年(1587)任南京工部尚书,十六年(1588)任兵部尚书这两年中所上诸疏的汇集,共十一首。奏疏的内容包括谢恩者三,乞休者二,为人请阴者一,其余四人皆营任常事,史料价值均不高。
一卷。明吴文华撰。吴文华,字子彬,连江(今属福建连江县)人。嘉靖进士,万历中巡抚广西,讨平陆平周塘极寨傜,及昭平黎福庄父子,升为总督两广军务,巡抚广东。岑江贼李珍、江月照拒命久,吴文华擒江月照平李珍,很快又升为南京工部尚书。著有《济美堂集》。《留都疏稿》为万历十五年(1587)任南京工部尚书,十六年(1588)任兵部尚书这两年中所上诸疏的汇集,共十一首。奏疏的内容包括谢恩者三,乞休者二,为人请阴者一,其余四人皆营任常事,史料价值均不高。
四十八卷。明王化贞(生卒年不详)撰。王化贞字元起,号肖乾,诸城(今属山东)人。万历年进士,历任都察院右佥都御史,辽东巡抚。王氏素好医学,曾著《产鉴书》、《痘疹》等书。此书成于崇祯元年(1628),为王
见“增订中州全韵”。
①一卷。北齐阳休之撰,清任大椿、顾震福等辑。阳休之(509-582)字子烈,北平无终(今天津市蓟县)人。魏孝庄帝时为员外散骑侍郎,武定二年(544年)累官中书侍郎。入齐,拜散骑常侍,武平六年(575年
三卷。近人刘承干撰。承干字翰怡,浙江吴兴人。承干刻有《嘉业堂丛书》若干种行世。《毛诗单疏》即为其中一种,此书为杨守敬随使日本所访得。原藏日本东京竹添井井居士家。原书本四十卷,今本首七卷缺,只存自第八卷
四十六卷。清李星沅(1797-1851)撰。星沅,字子湘,号石梧,湖南湘阴人。道光进士,授编修。旋擢督广东学政,后历任陕西汉中知府,陕西、四川、江苏按察使,江西、江苏布政使,又任陕西、江苏巡抚、云贵总
二卷。清洪颐煊(1765-?)撰。洪颐煊,字筠轩,浙江临海县(今地名同)人。颐煊苦志笃学,与兄坤煊、弟震煊常夜借佛灯围坐,谈经不辍。曾与其弟一起被阮元招往行省就学。颐煊尤精研经训,熟习天文,贯串子史。
一卷。宋陈允平(生卒年不详,约宋末、元初时人)撰。允平字君衡,一字衡仲,号西麓,四明(今浙江宁波)人。宋德祐时授沿海制置司参议官。宋亡后,征至元都,不受官放归。善诗词,与吴文英、翁元龙齐名。著有《西麓
十六卷。清王闿运(1833-1916)撰。王闿运,字壬秋,号湘绮,湖南湘潭人,咸丰举人。太平天国革命期间,应聘在肃顺家教读,继入曾国藩幕。后在成都尊经书院讲学,又任长沙思贤讲舍、衡州(今衡阳)船山书院
一卷。清秦东来撰。秦东来字旭堂。寿阳人。作者认为,专言理而最切于用者,当首推六十四卦之大象。因此书中于每卦之后都有一“以”字,即用的意思。使用这个用字的人,或者是先王大人,或者是后与士,而更多的是君子
四种,一百十二卷。清朱学勤编。朱学勤,字修伯,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不详。清代藏书家。家藏之书多得自顾氏艺海楼和同乡劳氏丹铅精舍。著述有《读书跋识》、《枢垣日记》。《结一庐朱氏剩余丛书》所收著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