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白华绛柎阁诗集

白华绛柎阁诗集

十卷。清李慈铭(1830-1894)撰。李慈铭初名模,字式侯,后改今名,字伯,号莼客。会稽(今浙江绍兴)人。光绪六年(1880)进士,官至掌山西道监察御史。他承袭乾嘉汉学余风,广治经史,极有成就。更兼工诗词与骈文,著作很多,主要有《白华绛柎阁诗集》、《越缦堂文集》等。李慈铭自谓:“所为散文骈体,考据笔记,诗歌词曲,积稿数尺,而所得意者莫如诗。”人评:“其为诗也,溯汉魏迄今数千百家,源流正变,奇耦真伪,无不融贯胸中,最其长而学之,而所至力者莫如杜。实皆甘苦有得之言。”白华绛柎阁,乃其祖母礼佛之所,李慈铭四、五岁时即从其祖母识字于其中,十岁时好读唐诗,在此阁暇即取读,且仿为之。《白华绛柎阁诗》中作品,皆由作者经五次删定,由其门人王编修校刊而成。此集分为甲、乙、丙、丁、戊、已、庚、辛、壬、癸十集,起自道光二十四年(1844)作者十四岁时,止于同治十三年(1874),收三十年诗共八百五十首。这些诗歌主要反映了作者贫窘的学者生活与困顿的名士心境,其中少数感愤之作表现了反帝爱国思想,多数则为记游和与人交往的唱和之作。其诗歌能广采诸家之长,写自身所遇之境、自心所生之感,风格清淡平直,不炫异惊人。《白华绛跗阁诗集》有《越缦堂类稿》本。

猜你喜欢

  • 临汉隐居诗话

    一卷。宋魏泰(详见《东轩笔录》)撰。是书专论唐宋诗人的诗歌创作。卷中编次,记事与议论相间。然每及诗人,于唐则推崇杜甫,而贬斥白居易、元稹、孟郊、贾岛;于宋则独推王安石之佳句,而恨欧阳修之诗缺少余味,讽

  • 雅尚斋遵生八笺

    见《遵生八笺》。

  • 吴孙子兵法

    见《孙子》。

  • 孝经郑注

    ① 一卷。汉郑玄注。清王谟(约1748-1820)编辑。王谟字仁圃,号汝上老人,金溪(今江西省金溪县)人,乾隆四十三年(1778)进士,毕生从事于古籍辑佚工作。《孝经郑注》首有序录,所辑凡《经典释文》

  • 春秋正谊论

    四卷。清方宗诚(详见《读易笔记》)撰。该书本于“正其谊不谋其利,明其道不计其功”之义,阐发《春秋》一书中的义理。多逞臆高谈,议论多而考证少。认为《春秋》三传中有可法可戒而未尽者,有似是而非者,不为之阐

  • 安吉施氏遗著

    七卷。清戴翊清、朱廷燮合辑。戴翊清,字竺青,乌程(今浙江省嘉兴)人,生卒年不详;朱廷燮字莲夫,归安(今属浙江省)人,生卒年不详。二人将其亡友安吉施寿民及其子施旭臣所著诗文五种即:《静学庐遗文》、《静学

  • 五音类聚四声篇海

    见《四声篇海》。

  • 清风闸

    四卷三十二回。清浦琳撰。浦琳字天玉,扬州人,清代中叶著名说书家,生卒年及事迹不详。《清风闸》为长篇话本小说,套用冯梦龙《警世通言》第十三卷《三现身包龙图断冤》的情节框架,叙述宋代孙大理、孙文理及孙文理

  • 论语补注

    二卷。清刘开(1781-1821)撰。开字明东,号孟涂,安徽桐城(今安徽桐城)人。诸生,从师姚鼐。著有《刘孟涂集》四十四卷,《骈体文》二卷,《诗前集》十卷,《诗后集》二十二卷。是书自序中称:“士病于穷

  • 小忽雷

    二卷。清孔尚任、顾采合撰。孔尚任(1648-1718),字聘之,又字李重,号东塘、岸堂,又号云亭山人,曲阜(今属山东)人,为孔子六十四代孙。康熙中授国子监博士,迁户部员外郎,后以故罢官。孔尚任博学能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