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石经汇函九种

石经汇函九种

四十卷。清徐宗道编。徐宗道,生卒年及生平均不详。石经,谓石刻之经书。将儒家经典刊刻于石,始于东汉末年,汉灵帝熹平四年(175年),蔡邕因经书辗转传抄多有错漏,便奏请皇上校定《春秋》、《公羊传》、《论语》、《易》、《书》、《诗》、《仪礼》七经,命人刊刻于石,置洛阳之太学门外,是为“熹平石经”。其后有魏“正始三体石经”、唐“开城石经”、后蜀“广政石经”、北宋“嘉祐石经”(又名“二体石经”)、南宋绍兴石经”、清有“乾隆石经”等。考释石经盛于清代,此间研究石经之书陆续问世。然各家只限于一隅之石。能对历代石经作系统考释的是张国淦的《历代石经考》,此书还详细介绍了历代石经刊刻的原委。徐宗道此编汇集了有清一代考释石经的重要著作。如顾炎武《石经考》二卷、翁方纲《汉石经残字考》、孙星衍《魏三体石经残字考》、严可均《唐石经后文》十卷、王昶《后蜀毛诗石经残字考》、丁晏《北宋汴学二体石经记》、彭元瑞《石经考文提要》十三卷、冯登府《石经补考》十卷、阮元《仪礼石经校勘记》四卷。书后有徐宗道撰写的跋,跋中比较详细介绍了此书校刻的经过。跋云:“初谭君伯威与王君雪澄、乔先生茂爰商镌者也。兴工于壬午五月,逮唐石经成,伯威遂因故辞去。未几,茂爰先生计偕北上,雪澄亦缴差回黔,二君乃诿宗道襄理是役。中间刻资叠罄,几辍者再。得同学陆君绎之,尹生元理仲锡,资助多金,至癸未季春,遂获告竣。校雠再三,皆与其力。若书之有裨群经,则已详各家序跋,兹不复赘。”此书刊刻精致,可供石经研治者参考。《石经汇函九种》目录:清顾炎武《石经考》二卷、清翁方纲《汉石经残字考》一卷、清孙星衍《魏三体石经残字考》一卷、清严可均《唐石经考校文》十卷、清王昶《后蜀石经残字考》一卷、清丁晏《北宋汴学二体石经记》一卷、清彭元瑞《石经补考》十卷、清阮元《仪礼石经校勘记》一卷。有光绪九年(1883年)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杼山集

    十卷。唐皎然(约760前后在世)撰。皎然,字清昼,人称昼公、昼上人,湖州(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本姓谢,南朝诗人谢灵运十世孙。与灵彻、陆羽同居妙喜寺。颜真卿尝于郡斋集文士撰《韵海镜源》,皎然亦与

  • 广仁类编

    四卷。明王时槐(1522-1605)撰。王时槐,字子植,号塘南,安福(今江西省安福县)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南京兵部主事。历礼部郎中、福建佥事。累官太仆少卿,降光禄少卿。隆庆末,出为陕西

  • 补拙山房诗钞

    十卷。清张定鋆(约1789-?)撰。张定鋆字竹淦,江苏常熟人。他素以隐士居,曾与咸丰状元翁同和做“父子游”。著述等身,著名者有《四书训解参证》、《三余杂志》等。年逾古稀,亲手删定了《补拙山房诗抄》,收

  • 问易补

    六卷。明郝敬撰。、敬字仲舆,号楚望,京山(今湖北京山县)人。万历进士,官永嘉、缙云二县知县。《明史·文苑传·李维桢传》中附传。郝敬于九经皆有著述,于易尤多,有《周易正解》、《易领谈易》、《问易补》、《

  • 爱日精庐遗稿

    一卷。清张金吾(1787-1829)撰。金吾字慎旃,别字月霄,江苏昭文(今常熟县)人,学者。道光时诸生。藏书多达八万余卷,并刊行《资治史鉴长编》等书。除本书外,所著还有:《两汉五经博士考》三卷、《广释

  • 溆浦县志

    二十四卷,首一卷,清齐德五修,舒其锦纂。齐德五,介休人,曾任溆浦县知县。舒其锦,邑人,曾任保靖县训导。考淑浦置县始于汉代,初名义陵,新莽时一度更名建平,旋复旧,至唐武德初改为溆浦,迄无更易。溆浦至康熙

  • 四书补义

    七卷。清陶起庠撰。陶起庠字虞上,湖北广济人。是书《大学》一卷,《中庸》一卷,《论语》二卷,《孟子》三卷。首有自序,认为书有本义,有旁义,有余义,或考经义,以求其理;或征传义,以纪其事。道通为一,无异非

  • 日进直讲

    五卷。明高拱撰。高拱详见《春秋正旨》条。嘉靖三十一年(1552),高拱以翰林编修为裕王(穆宗)讲官,讲解《四书》,嘉靖三十九年(1560)编定此书。书中先解释字句,然后陈说义理,共有十卷。今本只有五卷

  • 说文古文考证

    二卷。清蔡惠堂(其生平未详)撰。惠堂江苏徐州人。是书上卷总论《说文》所引古文,辨正各家之说,以衷一是;下卷分考古文字体,于形声义不易辨识者加以考证。其上卷辨正各家之说谓“《说文》所载古文,非尽古文”,

  • 珙县志

    十五卷首一卷,清王聿修纂修,曾受一创辑。王聿修,河南禹州人,乾隆元年(1736)举人、三十四年(1769)任珙县知县。曾受一,字正万,广东东安人,乾隆三年(1738)举人,曾任珙县知县,后升江津摄守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