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石经考异

石经考异

二卷(杭氏七种本)。清杭世骏(1698-1773)撰。世骏字大宗,号堇甫,浙江仁和(今杭州市)人。雍正二年举人,乾隆元年召试鸿词,授编修,改御史。此书为补顾炎武《石经考》而作。顾氏依照《隋书·经籍志》,称后汉镌刻七经,著于石碑,皆蔡邕所书。又称魏正始中又立一字石经,相承以为七经正字。据前一说,则汉石经七经即《隋志》所载一字石经,也就是《周易》、《尚书》、《鲁诗》、《仪礼》、《春秋》、《公羊传》、《论语》;据后一说,魏石经亦一字,而《隋志》所载三字石经,只有《尚书》、《春秋》,与“七经”不合。所以顾氏未能取决。而杭氏则谓正始之碑,仍不得遽以三字为断,实为游移其词。瞿中溶《汉石经考异补正》,认为一字者为汉石经,三字者为魏石经。《隋志》只言汉刻七经皆蔡邕书,并不言三字,则其下云魏正始中又立一字石经,安知“一字”非“三字”之讹?冯登府《石经考异》也说魏时才开始有三体石经。《隋志》所称“一字”乃“三字”之误;杭氏此书中厉鹗、全祖望的序文,也都主一字为汉、三字为魏之说;则此说可为定论了。杭氏又谓石经在汉时从未有言七经者。按,顾蔼吉《隶辨》称,《灵帝纪》、《儒林传》、《宦者传》、《卢植传》所云五经者,盖以《仪礼》、《礼记》为一经,《春秋》、《公羊传》为一经,与《周易》、《尚书》、《鲁诗》而为五经,实则七经也。蔡邕、张驯传所云六经,是加上《论语》而为六经的。瞿中溶说,后代称经,其名不一,或称五经或称六经,不过为称经之总名而已,不可拘泥。顾、瞿二氏之说是对的,完全可解杭氏之惑。杭氏此书最矛盾之处是,既援引卫恒《四体书势》及《晋书·卫恒传》辨明正始石经并不是邯郸淳书写的,并且载胡三省之说,计其年岁,元嘉元年还在让邯郸淳写曹娥碑,从那时至正始中,即有九十余年了,可见正始石经确实不是淳所书写的,可是又引《邯郸淳传》,以黄初初年邯郸淳作《投壶赋》千余言,猜度他在当时未必很老,也许石经之文写于黄初而刻于正始。忽此忽彼,没有定见。但此书对于石经的源流,考之甚详,所以还是有一定价值的。

二卷。清杭世骏撰。杭世骏(1695-1772),字大宗,号堇浦,浙江仁和(今杭州)人。乾隆时举博学鸿词科,授编修。因主张“朝廷用人,宜泯满汉之见”,罢归。晚年主讲粤东、扬州书院。学识渊博,长于史学及小学。曾受命校勘《十三经》、《二十四史》。著有《诸史然疑》、《续方言》、《道古堂文集·诗集》等。此书是在他研究顾炎武《石经考》后,觉得顾书有些地方材料不全,辨正不清楚。于是广为收集材料,详加考证,以为纠伪补缺。上卷标十五目,即:延熹石经、书碑姓氏、丹书不止蔡邕、三字一字、正始石经非邯郸淳书、魏文帝典论、汉魏碑目隋书经籍志正误、鸿都学非太学、魏太武无刻石经事、顾考脱落北齐二条、唐艺文志载石经与隋志不同、唐石台孝经唐石经、张参五经文字。下卷标三目,即蜀石经、宋开封石经、宋高宗御书石经。书中考证精核。前有厉鹗、全祖望、符元嘉三篇序言。厉鹗在序言中引证何休《公羊传注》证汉石经为一字,引孔颖达《左传疏》称魏石经为三字,以补杭世骏书所未及。全祖望序,亦引《魏略》、《晋书》、《隋志》证邯郸淳非无功于石经,与世骏之书互存参考。此外,还有汪祚、赵信等人,也各抒所见,互相订正,都载于书中。此书实合数人之力,参订成篇,因而较顾炎武所考更为完整。传本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莲子居词话

    四卷。清吴衡照(生卒年未详)撰。吴衡照字夏治,号子律,浙江海宁人。嘉庆进士,官金华教授。本书为论词之作,或评词家之得失,或详版本之源流,或考词人之事实,或论词律之精粗,或论词中之方言,或摘词中之美句。

  • 古香山馆文存

    九卷。清彭洋中(1803-1864)撰。生平见《古香山馆诗存》条。彭洋中著有《古香山馆诗存》。此文集九卷。卷一为《家传》七篇。卷二为《彭氏先世家传》二十六篇。卷三为《彭氏妇女传略》十篇,都是彭洋中修家

  • 平定交南录

    一卷。明邱浚撰。邱浚,字仲深,谥号文庄,琼山(今海南琼山)人。景泰五年(1454年)进士,改庶吉士,授编修,官至礼部尚书,兼文渊阁大学士,参预机务。著有《大学衍义补》。《平定交南录》是新城侯张辅子侄请

  • 马卷帖

    一卷。宋苏东坡书。苏东坡(10371101),字子瞻,号东坡居士,眉山(今属四川)人。官至礼部尚书。工诗善文,为宋代著名文学家、书画家。其文汪洋恣肆,明白畅达,是“唐宋八大家”之一;其诗词清新豪健,独

  • 风宪禁约

    一卷。清魏裔介(?-1686)撰。《风宪禁约》记载了巡行约法五十四条。史书上不见有魏裔介巡按外省的记载,不知《风宪禁约》作于何时。《风宪禁约》被列入《四库全书》存目中。

  • 凤氏经说

    三卷。凤应韶(一作凤韶)(1741-1811)撰。应韶字德隆,江苏江阴(今江阴县)人,清学者。岁贡生。所居滨江,教学授徒以为生,独守一经,七十一岁卒。除本书外,尚著有《五经辨证》、《读书琐记》、《仪礼

  • 毛诗序说

    三十二卷。清龚鉴撰。龚鉴字明水,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生卒年及事迹均不详。此书卷首总论认为:说诗者不得不宗毛诗,宗毛诗不能舍小序。有人说小序是子夏所作,有人说是毛公所作,又有人说是卫宏所作,现在也

  • 周易明报

    三卷。清陈懋侯著。陈懋侯字伯双,福建闽县人。光绪丙子(1876)进士。官至江南道监察御史。作者认为《周易》是用来判断不同时间形势下的得失对错之书,故作者引申其义,取《系辞》中“因贰以济民行,以明得失之

  • 古文尚书

    三卷。清马国翰辑。龚自珍认为,孔壁中书固皆古文,然安国以今文读之,又与西汉之今文博士有什么区别呢?虽然说孔安国是古文家的开山之祖,如此看来也难以名实相符。而王先谦则认为,孔子当时用古字来书写“六经”,

  • 簠斋吉金录

    八卷。清邓实编次。邓实(约1854-1924),字秋枚,广东顺德人。邓曾与黄节同编《国粹学报》。《簠斋吉金录》乃邓氏家藏墨本,合褚德彝、邹寿祺两家之物,编辑影印而成。书中所录,自殷周彝器乃至古兵、秦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