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笺

礼记笺

① 四十九卷。清郝懿行(1757-1825)撰。懿行,字恂九,号兰皋,清经学家,山东栖霞(今烟台市西南部栖霞县)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户部主事二十七年。一生无意于仕途显达,致力于著书论说。有四十余种专著传世,其中二十五种收入《郝氏遗书》。懿行事迹见《清史稿·儒林传》。郝氏善长名物训诂考据,撰《尔雅义疏》十九卷,考论详实,成就颇高。又有《易说》十二卷、《便录》一卷、《书说》二卷、《诗说》二卷、《诗词》七卷、《诗经拾遗》一卷、《春秋说略》十二卷、《春秋比》二卷、《证俗文》十九卷、《竹书纪平校正》十四卷、《补宋书刑法制》一卷、《食货志》一卷、《晋书故》一卷、《宋书琐语》一卷、《逸周书辑要》一卷、《游方山记》一卷、《洪花洞记》一卷、《荀子补注》二卷、《宝训》八卷、《山海经笺疏》六卷、《图讚》一卷、《订讹》一卷、《晏子春秋》一卷、《蜂衙小记》一卷、《记海错》一卷、《晒书堂笔录》六卷、《晒书堂笔记》二卷、《文集》十二卷、《外集》一卷、《别集》一卷、《时文》一卷、《诗钞》二卷、《闺中文存》一卷,等等。论著之丰,可谓汗牛充栋。《礼记笺》作于癸丑年,懿行于读礼余暇,取郑玄注细加揣摩,私有疑惑,则附于郑注后。次第排列依循《礼记》四十九篇之序,故得《礼记笺》四十九卷。懿行于郑注疑惑处,多作考求,如郑注《文王世子篇》,言记文王世子时的法令,郝氏以为是引文王世子之语。郝氏特别重视考据,旁证博引,立论详实,以求无误。如《典礼》称“五十”曰“艾下”,言魏晋人读“艾”为“刈”,又引《晋书·郑冲传》“艾服王事,六十余载”即读“艾”为“刈”;于八十、九十日耄下,引古本七十日耄。又历引徐彦《公羊传疏》,李贤《后汉书注》为证。如此认真考求、博大精深,堪为大家。他人为《礼记》作注,于《大学》《中庸》往往不列,郝氏则为全篇,注解既不偏从郑注孔疏,亦不盲从朱熹,尊从本文旨意。确实可谓注《礼》经之功臣。本书有清光绪八年(1882)东路厅署《郝氏遗书》刊本。② 四十六卷。清王闿运(1833-1916)撰。闿运,字任秋,清末民初湖南湘潭(今湖南省湘潭市)人。咸丰间举人。太平军起义时,曾入曾国藩幕。后讲学四川、湖南、江西等地。清末授翰林院检讨,后加侍讲衔。1911年武昌起义后,任清史馆馆长。其治经学尤力,主要著述有《周易说》十一卷,《尚书笺》三十卷,《尚书大传补注》七卷,《诗经补笺》二十卷,《周官笺》六卷,《礼记笺》四十六卷,《春秋公羊传笺》十一卷,《论语训》十卷。另有《尔雅集解》十九卷,《庄子注》二卷,《楚辞解》六卷。闿运诗文在形式上主要模拟汉魏六朝,为晚清拟古派所推崇。其诗文有《湘绮楼文集》八卷、《诗集》十四卷、《湘绮楼骈体文钞》一卷、《湘绮楼诗》一卷,并编有《八代诗选》,又有《湘潭志》十六卷。其门人弟子辑其著作为《湘绮楼全书》。《礼记笺》是王闿运为《礼记》作的笺注。是书前后无序跋。闿运不特重考据,而凭心论之。故书中既多有真知灼见,亦不乏牵强附会处,瑕瑜互见,有待读者精审慧选,去伪存真。如“三而一有焉”句,注“一有犹皆有也,一同壹”。“君子曰德”句,注曰:“曰,干也,君子教子当于德”。“始之养”句,注云:“始,养老也,之,语词,以为之‘往’之‘之’,殆非。”如此之类,颇得经旨。又以为大学乃天子之学,此篇言古圣教育子之法,发前人所未发,自多创见。至于书中疏漏妄测处亦多,如王氏以为仲尼谥尼父,子孙当称其谥,据经文,尼父者,乃以其字为之谥,尼即谥。《檀弓疏》明白言之。《论语·子张篇》末四章皆称仲尼,且有“其死也哀”之语,尤足证仲尼者正是称其谥,非呼其字也。可见王氏此条辨之误也。诸如此类,逞意说经处,亦不胜枚举,故有待读经者着意辨之。此书有光绪二十二年(1896)东州讲舍刊本行世。

猜你喜欢

  • 类辑练兵诸书

    十八卷。明董承诏编。承诏,生卒年不详,武进(今江苏常州)人。万历丁未(1607)年进士。天启中官至浙江左布政使。此书乃辑录戚继光《纪效新书》、《练兵实纪》等书而成。董氏荟萃戚书之说,删除繁复,编为十六

  • 浮物

    一卷。明祝允明(1460-1526)撰。祝允明字希哲,号枝山,又号枝指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弘治五年(1492)举人,官广东兴宁知县,迁应天通判。祝允明博学善文,工书法,其狂草下笔纵横,于似无规则

  • 御定执中成宪

    八卷。清爱新觉罗·胤祯(详见《御纂孝经集注》)敕撰。是书于雍正六年(1728)始撰,雍正十三年(1735)书成奏进,宣付武英殿校刊,乾隆三年(1738)完成,御制序文颁行。前四卷录尧以来至明孝宗之嘉言

  • 易镜

    ①无卷数。清戴天章撰。戴天章字汉文,湖州人。该书仅有上经下经,只讲卜筮。其解释甚略,而且均杂有互变、纳甲、五行之说。盖言数而流于术,而且沿袭汉学徒有形式。《四库全书总目》入存目。② 十一卷。清何毓福撰

  • 周氏冥通记

    见《冥通记》。

  • 华夷译语

    一卷。明火源洁(生卒年不详)奉敕撰。火源洁系蒙古人,洪武时(1368-1398)官翰林侍讲。钱曾《读书敏求记》作“史源洁”,误。此书成于洪武二十二年(1389),刘三吾序云:“元初未制文字,借高昌之书

  • 诗经精华汇钞

    二十八卷。清陆锡璞辑。锡璞龙川(今广东省龙川县)人。此书奉《诗经传说汇纂》与《诗义折中》为准绳。其自序云:学者案头所存,多系坊间浅俗解本,《集传》外,类无甚精义。其矜言博涉者,又徒趋汉学,曼衍支离,於

  • 月隐先生遗集

    四卷。明祝渊(1614-1645)撰。祝渊,字开美,浙江海宁人。崇祯六年(1633)举人。事迹详见陈确撰传。史载:“祝渊于崇祯十五年(1642)计偕入都,值左都御史。山阴(今浙江绍兴)刘蕺山召对面诤落

  • 春秋长历

    ① 十卷。陈厚耀(1648-1722)撰。陈厚耀字泗源,号曙峰,泰州泰兴(今属江苏)人。清代著名经学家、史学家、历学家。康熙进士,官苏州府教授。因通天算入直内廷,改授检讨,官至左谕德。陈氏平生著述颇多

  • 昌化县志

    ①五卷。清方岱、璩之璨纂修。方岱,直隶宛平(今北京市丰台区)人,吏员,康熙二十二年(1683)任知县。璩之璨,河南孟县人,举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任知县。此志为方岱修于康熙二十六年(168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