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礼记集说

礼记集说

① 一百六十卷。宋卫湜(生卒年不详)撰。湜字正叔、吴郡(今江苏苏州)人。历官武进令、朝散大夫、知袁州等。精于礼学,学者称为栎斋先生。是书始作于南宋开禧嘉定年间,宝庆二年(1226)成书并上表朝廷,九年后,即嘉熙末年复加修订,定为此本。自作《前序》、《后序》、《跋尾》,述其撰写始末颇为详细:盖首尾阅三十余载,故采摭群言,最为赅博,支取亦最为精审。卫湜广采自郑注以下凡说解《礼记》者共一百四十四家,其他书涉及《礼记》而被采录者尚不在此数。朱彝尊《经义考》考录经著最为繁复,而不知其书与不知其人者,尚有四十九家,可见卫氏之《集说》所采之宏富。明初修定《礼记大全》,乃以陈澔注立于学官,而湜注一直处在若隐若显之间。而所贵者,此书于所录诸书中,除郑注、孔疏外,原书无一幸存者,全赖此书得传,堪称《礼家》研究之渊源。而其所存资料亦可谓前无古人,后世亦罕见来者,故卫氏之《集说》为《礼记》乃至经学研究贡献颇丰,且对后世学者影响深远,如黄震《读礼记日抄》、陈栋《礼记集义详解》等均依据此书删节,后附于己意而成。而清代名儒洪亮吉又作《续卫氏礼记集说》,就卫书再加以增益补充。然卫氏《集说》亦有不足之处,如卷帙浩繁,于初学者不利;对经文之说解一如清人杭世骏《读礼记集说自序》所言:“采葺至广,大约章句训诂之学。”传本有《通志堂经解》本。② 十六卷。陈澔(?-1341)撰。澔,字可大,号云庄,又号北山,都昌(今江西)人,元经学家。澔博学好古,宋季隐居不仕,教授乡里,学者称为“经师”。先生认为“《戴记》四十九篇,先儒表章《庸》、《学》,为千万世道学之渊源。郑祖法谶讳,孔疏唯郑是从,虽有他说,不复收载。嗣后应氏《集解》,于《杂记》、《大、小记》等篇,皆缺而不释,慎终追远,关于人伦者至巨”。先生之父,名大猷,师事双峰先生,以是经三领乡书,为开庆名进士,于是经讲论甚多。中历煨烬,支字不遗。先生因承父志,荟萃衍绎,而附以臆见,成此《礼记集说》。援引书籍,有汉郑氏《注》,唐孔氏《疏》,《仪礼古注疏》,《仪礼经传通解》,杨氏《祭礼通解》,陆氏《经典释文》,《九经注疏》,许氏《说文》,杜氏《通典》,郑氏《通志略》,程氏《遗书》,《程子粹言》,张子《语录》,朱子《四书》,《朱子语类》,《春秋纂例》,三山陈氏《礼书》,方氏《集解》等,约三十余种。其对于注说去取,凡名物度数,据古注正义;道学正论,宗程子朱子,精义详尽。泛取诸家,发挥未备者则叙以己意。对于音义反切义,同古注则依陆氏《释文》,发明新义则各据诸家。至章句段节,古注章断皆圈,此依注疏及蜀本、廖本,古注皆不加圈。于经文之校雠,则依蜀大字本、宋旧监本、兴国于氏本、盱郡重刊廖氏本。其书虽无高论,而初学读之,极易明晓。世传之本,有分为三十卷、或十卷者,内容则毫无区别。明有刊本。

猜你喜欢

  • 通书问

    一卷。元何中(见《通鉴纲目测海》)撰。朱熹曾谓周敦颐《通书》乃发明《太极图说》之义,故注《通书》者皆比附于太极阴阳五行。何中认为,二书各自为义,不必字字牵合。故作此书以辨之。前有自序,谓“自天地以来,

  • 清容居士集

    五十卷。元袁桷(1266-1327)撰。袁桷,字伯长,号清容居士。庆元鄞县(今浙江宁波)人。累官至应奉翰林文字、同知制诰,兼国史院编修。凡朝廷制册,勋臣碑版,多出其手。尤练习掌故,长于考据。此集共辞赋

  • 筠轩清秘录

    三卷。旧本题明董其昌(详见《画禅室随笔》条)撰。分上、中、下三卷,上卷为论玉、论古铜器、论法书、论名画、论石刻、论窑器、论晋汉印章、论砚、论异石、论珠宝十个子目,持论允当,颇中要旨,可为艺术鉴赏之指南

  • 太和堂集

    六卷。明屠勋(1446-1516)撰。屠勋,字元勋,号东湖,平湖(今浙江平湖县)人。明成化五年(1469)进士,历刑部郎中。弘治初为大理寺少卿,累迁副都御史。正德初进刑部尚书。著有《太私堂集》。是集凡

  • 道德真经论兵要义述

    见《道德经论兵要义》。

  • 江华县志

    ①九卷,杜渐修,费柏纂。杜渐,字无考,番禺(今广东广州市)人,举人,曾任江华县知县。费柏,字公秀,大同乡人,嘉靖举人。《江华县志》明万历二年刻蓝印本。共九卷,为分:卷一,天文志,其子目曰星野、气候。卷

  • 三报恩

    二卷。清毕魏(生卒年不详)撰。毕魏字万后,别字晋卿,吴县(今属江苏苏州)人。曾与李玉、朱素臣、叶雉斐等三人集体创作《清忠谱》。《三报恩》题姑苏第二狂笔,同邑龙子犹窜。全剧由三十六出构成,取材于冯梦龙《

  • 赐砚堂丛书

    四集,四十种,四十二卷。清顾沅编辑。顾沅字湘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道光间官为教喻,收藏古籍及金石文字甚富,甲于三吴。以其先祖曾得雍正时世宗皇帝胤禛所赐古砚,因名其所居之堂为赐砚堂。《赐砚堂丛书》收

  • 读礼通考

    一百二十卷。清徐乾学(1631-1694)撰。乾学字原一,号健庵,江南昆山(今属江苏)人,顾炎武之外甥。康熙庚戌中进士第二,官至刑部尚书。《乾学传》记载他以藏书闻名于当代,而当时通经学之士,如阎若琚等

  • 开方释例

    四卷。清骆腾凤(1770-1841)撰。骆腾凤字鸣岗,号春池,山阳(今江苏淮安)人,嘉庆六年(1801)举人,好读书,曾从李潢受算学,故尤精算术。撰有《开文释例》四卷(1815)、《艺游录》二卷(1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