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神仙传

神仙传

十卷。晋葛洪(详见《肘后备急方》)撰。古来有关修道成仙的故事传说甚多,好事者常记录成书,令人去效仿追求。然而世间只见有人修道,不见有人成仙,逐渐引起人们对所谓长生不老、飞举成仙之说的怀疑。据葛洪自序,他作《抱朴子内篇》讲述神仙之事,书既成之后,他的弟子滕升也不相信,因而问他得仙者是否真有其人。葛洪说秦大夫阮仓所记数百人,刘向所撰又有七十一人,世间所闻,千不及一。葛洪自称又抄集所见仙经服食方与百家之书载记,以及先师与耆儒们传说的“古之仙者”,作《神仙传》十卷,以传“知真识远之士”。葛洪认为刘向《列仙传》所述“殊甚简要,美事不举。”所以他作《神仙传》“愈于向多所遗弃也”。此本为明代藏书家毛晋所刊,所录八十四人,其中只有彭祖、容成公二条与刘向《列仙传》所载重复,其余都是《列仙传》所未载。后世学者对此书真伪问题多有研究和考证。《四库提要》称另有载本,其文与此本大略相同,所载九十二人,认为是从《太平广记》所引抄合而成。称“《广记》标题间有舛误,亦有与他书复见者,即不引《神仙传》者,故其本颇有伪漏。”认为因《广记》未引《卢敖若土》一条,所以《汉魏丛书》不载录其书,以证明今传八十四人本不是全本。余嘉锡作《四库提要辨证》,据《文苑英华》所载梁肃《神仙传论》称葛洪《神仙传》所记“凡一百九十人”、与今传两本都不合,所以他怀疑葛洪原书已亡,认为“今本皆出于后人掇拾,特毛本辑者用心周密耳”。尽管此书未必葛洪原著,而且书中多有荒诞之处,但其为后世保存了许多鲜为人知的人物史料,也是可贵的。现存清《四库全书》本、《汉魏丛书》本、《道藏精华录》本。

猜你喜欢

  • 小学分节

    二卷。清高熊徵(生卒年不详)撰。熊徵字渭南(今广西省岑溪县)人,顺治十七年(1660)副榜贡生,官至浙江都转盐运使。是书只将朱熹《小学集注》略为随章分解,特使童子读之易于明而已。该书《四库全书总目》有

  • 张抱初年谱

    一卷。明冯奋庸撰。奋庸,字则中,寿安(今河南宜阳县)人,生卒及仕履不详,曾师事张信民。张信民,字孚若,号抱初,渑池(今属河南)人,奋庸乃纪其生平事迹为年谱,即为该书。

  • 海道图说

    十五卷,附长江图说一卷。金约翰(John W·King)辑。金约翰,英国人。《海道图说(附长江图说一卷)》江南制造局本,共十五卷。卷一、卷二、卷五为英国付兰雅(John Fryer)译。卷三、卷四及卷

  • 残本阳春奏

    三卷。明黄叔(生卒年、爵里、事迹不详)编。此书题尊生馆校。书前有于若瀛序,其中说“吾友黄叔……选名家杂剧付之剞劂,乃以杂剧之名为未雅,而题之曰《阳春奏》。”据卷首“凡例”,知所选元曲“尽依旧本改定”。

  • 新繁县志

    ①十四卷首一卷,清郑方城、朱敦修等纂修。郑方城,闽县(今福建闽侯县)人,曾任新繁县知县。新繁县典籍于明末沦于灰烬,清初敕修通志,邑令缀拾旧闻,费三载之心血,蔚成志一部。《新繁县志》乾隆八年(1743)

  • 会同县志

    十四卷首一卷,清孙炳煜等修,黄世昌等纂。孙炳煜,字耀庭,河南荥阳人,进士,光绪元年(1875)任会同县知县。会同县志创修于明嘉靖邑令萧标。迄清复肇修于康熙邑令曹兴隆,一续于乾隆县令于文骏,再续于嘉庆县

  • 诸儒文要

    八卷。不著编辑者名氏。所录周、程、张、朱及陆九渊、张栻、杨简、陈献章、王守仁十家之文,共八十篇。而朱子与守仁居其半,皆讲学之言。《四库全书》列为存目。

  • 畏垒山人诗集

    四卷。清徐昂发(约1701年前后在世)撰。昂发字大临。江苏昆山人。康熙三十九年(1700)进士,改翰林院庶吉士,提督江西学政。本集为诸体杂编,其五言古体大抵刻峭清新,有透空碎远之音。然而落笔太快,缺乏

  • 文毅集

    十六卷。明解缙(1369-1415)撰。解缙字大绅,一字缙绅,江西吉水人。洪武二十一年(1388)进士。授中书庶吉士,上万言书,指斥时弊,帝称其才,改任御史。以其年少令还家进业。明太祖卒,解缙奔丧至京

  • 太平广记

    五百卷。宋李昉(925-996)等奉太宗之命编纂。李昉北宋文学家,字明远,深州饶阳(今河北饶阳)人。五代后汉乾祐进士,后周时,任集贤殿直学士、翰林学士。宋初,加中书舍人。太宗时,任参知政事、平章事。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