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神农本草经疏

神农本草经疏

三十卷。明缪希雍(详见《先醒斋广笔记》)撰。又名《本草经疏》。缪氏医术精湛,对本草研究尤为精深。他以《神农本草经》为经,以《名医别录》为纬,历三十余载,撰成此书。此书目录编次悉依宋代《大观证类本草》,部分混杂者,为之补正。刊于天启五年(1625)。其取名缪氏曾称“本草出自神农,譬之五经,增补别录,譬诸注疏,故名。”此书分本草为十部,卷一至卷二为续序例上、下。续序例上对药之性味、主治、七方十剂、五脏苦欲补泻等作了论述。续序例下,分阴阳表里虚实、五脏六腑虚实、六淫、杂证、妇人、小儿、外科七门。卷三至卷三十,按《大观证类本草》将药物分为玉石、草木、人、禽、兽、虫、鱼、果、米谷、菜等十部,共载药物一千四百余种。此书为缪氏对《神农本草经》的注释与阐发,以及一生药学经验之总结。缪氏在此书中对中药的作用,相互间作用的差异,每位药物的作用机理,以及其应用禁忌,一一加以说明。并结合临床实际,提出用药原则及药物的具体运用。此书与李时珍的《本草纲目》比较,李氏《本草纲目》以品种的齐全、部类的系属、采制的鉴定、功用的综述性等取胜,而此书则以述功寻验,明其所以然,条分缕析,发其隐微之旨为佳。是一部深刻而系统论述中药药性理论的巨著,对我国药物学发展有着重要意义,使我国的本草学发展到一个新的阶段,由研究药物的效用发展到重视中药药理的研究阶段。清代著名药学家吴仪洛云:“缪氏之《经疏》,不特著药性功能,且兼其优劣,其中多所发明。”缪氏自序称:“据经以疏义,缘义以致用,参互以尽其长,简误以防其失。”足见此书宜于实用。有明天启五年(1625)绿君亭刊本、《四库全书》本、清光绪辛卯年(1891)池阳周氏校刊本。

猜你喜欢

  • 重修恩县志

    十卷,首一卷。清汪鸿孙修,刘儒臣、王金阶纂。汪鸿孙字云宾,安徽盱贻人,监生出身,光绪三十四年(1908)任恩县知县。刘儒臣,茌平人,山东通志局采访员。《恩县志》,创修于明嘉靖十七年(1538)林永昌,

  • 丧服经传王氏注

    一卷。魏王肃(详见《仪礼注》)撰,清马国翰辑。《隋书·经籍志》别出《丧服经传》一卷,王肃注,《唐书·艺文志》题注《丧服记》,应当是在前代,《丧服》在十七篇外单行,因此,马、郑等人都著有《丧服经传注》。

  • 诗经通义

    十二卷。朱鹤龄(1606-1683)撰。朱鹤龄,字长儒,号愚庵,江苏吴江人。明末清初学者,文学家。明末诸生。入清后隐居不仕,专心著述。其为人耿介,极重操守,时人将其与顾炎武、黄宗羲、李颙等合称“海内四

  • 梧笙馆联吟初辑

    二卷。清李星沅、郭润玉撰。李星沅,字子湘,别号石梧,湖南湘阴人。生卒年不详。道光进士。由编修累官两江总督。卒谥文恭。著有《李文恭公诗集》。郭润玉字笙愉,湖南湘潭人。陕西户县知县郭汪灿之女,李星沅之妻。

  • 翻译古文

    二十卷。清孟保(生卒年未详)撰。是书成于咸丰元年(1851)四月。自序略云:“余闭门日读清书,恭阅圣祖钦定,翻译《古文渊鉴》。煌煌乎洵清文之玉律,艺业之金科。兹将有关人心风化者,敬择数篇,并将文内应易

  • 礼记约选

    六卷。清张官德(生卒年不详)撰。官德,湖北武昌县(今武汉市)人。于七十六岁时,辑定《礼记约选》六卷。书首有官德自序。序云:“孔子订礼乐,不幸而火于秦,《礼记》一书,未经手定,其中不无可疑。历代先儒,各

  • 说文引经考证

    八卷。清陈瑑撰。参见《说文举例》。此书是研究《说文》引经文字同异之作,陈氏自序云:“学者通经必先识字,不有《说文》,何从究《苍》《雅》之遗文、篆籀之微旨哉?顾《说文》之存于今者,误戾脱落,窜入改易,许

  • 论语集注附考

    一卷。清丁晏(1794-1875)撰。晏字俭卿,一字柘堂,江苏山阳人。著有《颐志斋丛书》。是书仅三十三节考订朱子《集注》,中间还杂引群书。是书未刊行,皆传抄本,误字很多。朱子《集注》一书,多遵古论,不

  • 佐治刍言

    三卷。不著撰人。英国傅兰雅(详见《数学理》)口译,应祖锡笔述。《佐治刍言》为经济学普及读物。全书三卷,卷一概论家国政教各方面;卷二卷三论富国策(即经济学)。这是一本通俗读物,译文浅显易懂,辞足达意,成

  • 内传天皇鳌极镇世神书

    三卷。旧本题唐邱延翰(详见《天机素书》)撰,杨筠松补义,吴景鸾解蒙。《四库提要》考证此书之文,认为是伪托之作,但不知何人所托。书中大体以天星二十八宿附于二十四山龙之下,以乾坤艮巽为四厘极,配以罗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