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竹溪县志

竹溪县志

①不分卷。清徐京陛纂修。徐京陛,江西义安人,贡生,官竹溪知县。竹溪,汉为武陵郡,明割竹山地置竹溪,其僻远与竹山同。竹溪旧有志,自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化为乌有。竹溪兵燹之祸,与竹山相类似。康熙十九年(1680)徐京陛知州事,修葺志乘。《竹溪县志》康熙十九年修,三十年(1691)抄本。此志于一县事实,俱纪载,虽非详备,也存大概。此志抄本书口题郧志类编,今郧阳县志,从其实也。② 十六卷,首一卷。清陶寿嵩修,杨兆熊等纂。陶寿嵩,字麓樵,江西南昌人,廪贡,官竹溪知县。杨兆熊,字璜溪,本县人,贡生。同治间陶寿嵩任知县,延杨兆熊等纂修县志,于同治六年(1867)书成。《竹溪县志》同治六年刻本。共十六卷首一卷。分为:卷一星野,卷二舆地,卷三建置,卷四学校,卷五祠祀,卷六田赋,卷七秩官,卷八武功,卷九人物,卷十善行,卷十一列女,卷十二卷十三艺文,卷十四风俗,卷十五物产,卷十六杂记。此志星野志,历考荆楚星分,以溆江严氏《三省边防备览》为据。舆地志附疆域。沿革,竹溪自明末析置以前,历代分隶,不易追溯,此编遍稽史册,以省志府志为证,考核颇为详明。建置志首重城池,次兵制、官署、学校等。竹溪城池以外,山径丛杂,为白莲教起义兵出入之所,自白莲教起义,乡民守御,结寨二十四处,以固边防,采录特纂兵事一篇,附于武功志之后。人物志,其年代久远无可稽考,明末以来,职官宦迹,选举人才,采访所及可得其详。忠义孝悌,节烈幽贞,考核详实宁缺无滥。艺文志,凡名流著述,有关政治典章,择其善者录,诗词则间有所取。使此后修志,也有所据。

猜你喜欢

  • 御制避暑山庄记并三十六景诗词

    二卷。清圣祖仁皇帝御纂。康熙五十年(1711)成书。康熙四十二年(1703),肇建避暑山庄,为时巡展观,临朝听政之所。其位处热河承德东北,周迥16余里,具胜景36处。五十年六月,圣祖自制山庄避暑记一章

  • 三国志通俗演义

    见《三国演义》。

  • 和州志

    ①五卷。明朱沅修,陈钧纂。朱沅,字孟渊,福建建安人,官淮安、盐城典史,正统元年(1436)以荐来任和州知州。朱沅来守和州,得旧志稿本,病其传写讹谬,因与邑人共议重修,以其事嘱诸司训陈钧,在旧志稿基础上

  • 度曲须知

    二卷。《弦索辨伪》三卷。明沈宠绥撰。沈宠绥字君徵,吴江(今江苏苏州市南部)人。生平不详。其以度曲家往往沿流忘初,又声乖于字,而调乖于义。因作此书以厘正音调。凡分二十六目,剖晰颇详。其弦索辨伪,则载西厢

  • 輶轩使者绝代语释别国方言

    《方言》之全称,详见“方言”。

  • ■堂集

    六十一卷。清黄之隽(1668-1748)撰。生平详见《香屑集》(辞目)。本集计五十卷,又有补遗二卷,续集八卷,均为黄之隽亲手编订,各有自序。末附《冬录》一卷,为自撰年谱。黄之隽之学,排陆王而尊程朱,观

  • 振绮堂遗书

    七种,四十八卷。清汪远孙编。汪远孙字小米,自号借闲漫士,道光年间举人。家有振绮堂,藏书数十万卷。汪远孙好读书,尤喜地理学著作,又精心于《国语》等。其撰述未成定本,汪远孙亡故,其弟汪迈孙请人整理遗稿,而

  • 孝史

    十卷。清钱尚衡撰。钱尚衡,字云林,乌程(今浙江吴兴)人。生卒年不详。本书记载古人孝行,上起唐虞,下迄明代,以朝代先后为序。所记人物事件多采自正史及《一统志》,后其子凤文又搜访稗官小说,续补成编。各传之

  • 道南正学编

    三卷。清钱肃润(详见《尚书体要》)撰。记载从祀于东林书院的人物。上起宋杨时,下迄清孙承泽、王崇简。所记人物不拘时代,不叙年数,不论地位,不限科目,一律以入祀时间先后为次序。书成于康熙三十年(1691)

  • 逃禅词

    一卷。宋扬无咎撰。扬无咎字补之,一字震百,号易亭,自号逃禅老人,清江(今江苏青江)人,幼时聪颖,因父逝,痛不欲生,杜门隐居七十余年。喜画墨梅,历代推重。著有《谭经录》、《三易卦位图说》、《唐风诸选》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