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笔畴

笔畴

二卷。明王达(生卒年不详)撰。王达字达善,号耐轩居士,无锡(今属浙江)人。洪武初举明经,为本县学训导,改大同府学,后迁国子助教。永乐初擢编修,累官至侍读学士。王达性简澹,博通经史,与解缙、王璲、王偁等号“东南五才子”。著有《耐轩集》、《天游稿》、《笔畴》等。此书内容多为抑郁愤世之谈,是王达任大同府学时所作。书首有陆之箕、孙鑨、林枢分别为此书作的序。陆之箕序中称:“国初王学十达尝著书曰《笔畴》,其言多主柔伏退逊,虽若出于老氏之绪余,然而圣经贤传,良多辅翼。”孙鑨序中称:“《笔畴》三十二篇,辞虽若繁,大旨不外乎恕。以恕告人,曾不知所措手处,持《笔畴》以相传诵,使人醒心肯首,击节叹赏。”林枢序中也说:“观其中所言句句皆切己,条条皆实用,诚处己接人之要道也。”王达在开篇题词中说:“余以驽蹇之资,远居塞外,亲戚朋友,无一人,静坐荒斋,心口共语,天理人情,殊加有省,假彼墨卿,以抒衷曲,命曰《笔畴》,用以自戒。”此书内容多处己接人之道,对人有一定的劝戒作用。此书原收在王达所著《天游集》中,共一百零七篇。王澄之弟王渊先刊其三十二篇,续又得五十二篇刊之,尚缺三分之一,陆之箕为之校补成完书,并付刻之。于每条之下,附有陆之箕案语,但很少考证之语。有《宝颜堂秘笈》(万历本、民国石印本)本,1959年商务印书馆据《宝颜堂秘笈》本补印《丛书集成初编》单行本。另有一卷本《笔畴》,收入《喜咏轩丛书甲编》中。

猜你喜欢

  • 读管子札记

    三卷。清陶鸿庆(生卒年不详)撰。陶鸿庆著有《读诸子札记》,《读管子札记》是收入《读诸子札记》中的第六种。在《读管子札记》中,陶鸿庆阐述了自己对《管子》一书的看法,但有时根据己意妄改原文,出现错误。《续

  • 松窗杂录

    一卷。此书书名和撰者各本互异,《新唐志》作《松窗录》一卷,不著撰人;《宋志》作《松窗小录》一卷,题李浚撰;《文献通考》作《松窗杂录》一卷,题韦浚撰;《历代小史》则书名与《通考》同,人名与《宋志》同,未

  • 味义根斋全书

    五种,十八卷。清谭沄(详见《禹贡章句》)撰。五种为《禹贡章句》四卷附《图说》一卷、《春秋日月考》四卷、《孟子辨证》二卷、《国语释地》三卷、《古今冬至表》四卷。《禹贡章句》综辑群书、参考众说,而成此书,

  • 藏真律公帖

    一卷。唐释怀素书。怀素(725-785),字藏真,俗姓钱,长沙(今属湖南)人。怀素精勤书法,向以“狂草”闻名,所书为古今释僧书之冠,更是唐代著名书法家。怀素好饮酒,常常乘兴运笔,飞动圆转,变化莫测,却

  • 东皋录

    三卷。明释妙声撰。释妙声,字九皋,江苏吴县人,生卒年不详。元末居景德寺,后居常熟慧曰寺,又主平江北禅寺。洪武三年(1370),与释万金同被召,总领全国佛事。所作诗文,辑为《东皋集》三卷。洪武十七年(1

  • 琴川三志补记

    十卷,续八卷。清黄廷鉴纂。黄廷鉴,字琴六,号拙经叟。工诗,精考据。著有《第六弦溪诗文文集》,另校书有百数十种。琴川今江苏常塾县。此县旧有三志,宋鲍廉志,元卢镇续志,明张洪新志。黄氏补三志之阙,故称“补

  • 四书人物广义

    不分卷。清余世本撰。世本字立斋,攸县(今湖南攸县)人。是编对四书所载人物,援引诸书,详其事迹,初名《人物汇考》,后改为《人物广义》,不分卷数,也无刊刻年月。是编大旨,本于明薛应旂《四书人物考》而作,也

  • 汲古编

    四卷。不著撰者姓名。其书杂抄古事。分为七十三门。内容舛误很多。如伊尹耕有莘之野,乐尧舜之道,三聘就汤,阿衡作相。此事应列于名臣类中,而列于忠烈门中,与程婴、公孙杵臼相连。每门之末,必留数页空纸,似备随

  • 北梦琐言

    二十卷。宋孙光宪(约900-968)撰。孙光宪字孟文,自号葆光子,陵州贵平(今四川仁寿东北)人。孙光宪本为农家子,好读书,性嗜藏书,常手自抄写,聚书数千卷。后唐时为陵州判官,旋依荆南高季兴为从事,后劝

  • 孟子集疏

    十四卷。宋蔡模(生卒年及仕履均不详)撰。蔡模字仲觉,号觉轩,建安(今福建建瓯)人。赵顺孙《四书纂疏》载蔡模所著有《大学演说》、《论语集疏》、《孟子集疏》,前两书已亡佚。该书备列朱熹《孟子集注》原文而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