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筠溪集

筠溪集

二十四卷。宋李弥逊(1085-1153)撰。李弥逊,字似之,连江(今福建连江县)人。居于苏州吴县(今江苏苏州)。大观三年(1109)上舍第一,调单州司户。累迁起居郎,以封事剀切,贬知庐山县,历知饶州,垂二十年。绍兴七年(1137)复迁起居郎,时秦桧当权主张和议。弥逊上书,力陈不可,因而忤秦桧。屡上疏乞归田,后以徽猷阁直学士知端州,改知漳州。绍兴十年(1140),归隐连州西山。楼钥序称其“归隐西山十六年,不复有仕宦意。咏诗自娱,笔力愈伟。”李珏跋赞其文曰:“烟林云峤,幅巾杖履,趣深理到,追轶风骚,意寄高远,经渊史薮,据古鉴今,乱阶治迹,贯穿敷陈”。其诗句新颖,别具一格。筠溪乃其归连江时所居之地,故用以名集。《筠溪集》二十四卷,今有《四库全书》本和影印《四库全书珍本初集》本。

猜你喜欢

  • 蕙风丛书

    七种,三十八卷。清末民国初况周颐(1859-1926)撰。况周颐字夔笙,号蕙风,原名周仪,广西临桂(今属广西壮族自治区)人。光绪优贡生,曾任内阁中书。善填词,尤精词论,与王鹏运、朱孝臧、郑叔问合称“清

  • 大学集要

    一卷。中庸集要 一卷。清萧开运撰。开运字淳斋,湖北黄陂(今湖北黄陂)人。是书恪遵朱注,不敢少叛。就注作解,章后又附总解,但学识庸下,循文敷衍,无所阐明,甚至不免谬误。如“大学之道”,注云“大学者,大人

  • 求心书屋易解

    不分卷。清曾传绅撰。曾传绅湘潭人。此书是在坊本易经上添注而成,每卦下面注明互卦、对卦,并兼用卦变解释原文。书中以发明朱子本义为主,对本义中不当之处多给予驳正,对其解说不充分之处予以引伸。如否卦六三包羞

  • 补阙肘后百一方

    见《肘后备急方》。

  • 佛祖历代通载

    简称《佛祖通载》二十二卷。元释念常(1282-1341)撰。念常是元代禅宗杨歧派僧人。俗姓黄,号梅屋。世居华亭(治所在今上海松江)。12岁出家为僧,从平江圆明陆院体志学律学。成宗元贞元年(1295)受

  • 国史金学士传

    一卷。清金兆蕃编撰。兆蕃,清末浙江秀水人,生卒年及事迹不详。金学士即兆蕃父金福曾。福曾以军功保知县,其后屡屡赈灾治河,多次为大府保奖。清国史馆为纳福曾入国史循吏传,先后撰有三稿,兆蕃汇集成书,并为之跋

  • 赐砚堂丛书

    四集,四十种,四十二卷。清顾沅编辑。顾沅字湘舟,长洲(今江苏苏州)人。道光间官为教喻,收藏古籍及金石文字甚富,甲于三吴。以其先祖曾得雍正时世宗皇帝胤禛所赐古砚,因名其所居之堂为赐砚堂。《赐砚堂丛书》收

  • 离骚经九歌解义

    二卷。清李光地(1642-1718)撰。李光第,字晋卿,号厚庵,安溪(今福建安溪)人。康熙九年(1670)进士。李氏笃信程朱理学,著有《榕村集》(四十卷),《周易通论》等。本书《四库存目》作《离骚经》

  • 予宁堂法书

    四卷。清陈奕禧(1648-1709)书,于准(生卒年不详)摹勒。陈奕禧,字六谦,又字子文,号香泉,晚号葑叟。浙江海宁人,贡生。诗歌、书法俱在当时享有盛名,著有《隐绿轩题跋》、《金石文录》等。于准,字子

  • 内外服制通释

    七卷。宋车垓(生卒年不详)撰。垓字经臣,初名若绾,号双峰。天台人。咸淳中由特奏名授迪功郎,浦城县尉,因年老未赴任,德祐二年卒。车垓及其从兄若水均受学于季父安行,行乃为朱熹门下陈埙之弟子。故车氏《通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