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经学博采录

经学博采录

十二卷。清桂文灿纂。这本书的卷首有桂文灿的自序,称生长于南海,壮游京师,在其学习、教书、闲谈、请教通儒的过程中,偶有心得,随手录下。因感一介穷儒,无力将诸家学者和议论做一个系统的总结,只好将随手记得之见解记下,聊备一说。后受业师番禺陈沣先生见其所积累日多,遂题名《经学博采录》以刊行。成书在约在咸丰五年(1855)八月。是书体例,亦宽亦详,或单录一人,或并录数人,又或只录一书一事。每一个被录之人,心详其爵里、行事及轶闻,只是对那些名气很大的人反而记载稍简。收录文章,或全录其文,或录仅录其一义。文中也有许多错误,如书本已刊,而其未见,则称未刊;有些书并不是经学著作,竟收入是书之中;这本书的第十二卷与前面数卷内容相同,乃是重复劳动。然此书收罗甚博,不少人及其著作在当时都没有什么名气,正史不载,如广东的张杓、梁国珍、周寅清、梁汉鹏、黎永椿、冯誉骢,福建的林乔阴、黄蕙田、张关和,江苏的江震沧,安徽的王佩兰、凌焕,满洲的寿昌等,这本书作了收集和整理,使得我们现在能对这些作者以及著作有一个梗概性的了解。现有原稿本传世。

猜你喜欢

  • 东山草堂集

    ① 二十九卷。清丘嘉穗(约1717年前后在世)撰。丘嘉穗,字实亨。福建上杭人。康熙四十一年(1702)举人。官归善县知县。嘉穗文条畅,诗则浅弱。是集有文集二十卷,诗集八卷,续集一卷。集后旧附《陶诗笺注

  • 论语古解

    十卷。清梁廷楠(1796-1861)撰。廷楠字章冉,广东顺德人。官至澄海县训导。清史学家、戏曲家。精于史部,有《南汉书》、《金石称例》、《论语古解》、《粤海关志》、《海国四说》、《夷氛闻记》等。擅长戏

  • 第九才子书斩鬼传

    见《斩鬼传》。

  • 常语笔存

    一卷。清代汤斌(1626-1687)撰。汤斌见《洛学编》条。作者学说源于清代学者孙奇逢,介于朱陆二派之间。此书共有二十多条目,均是作者关于“存心”、“养性”、“稽古”、“敬身”等方面的心得。“常语”意

  • 论语古注集笺

    十卷。清潘维城撰。维城字朗如,江苏吴县人。师从夏文焘、李锐,为钱大昕的再传弟子。维城得闻经师绪论,认为《论语》为何晏所乱,晏学无师法;郑康成兼通古文今文,集诸儒之大成;孔安国虽为古今文家之鼻祖,然其注

  • 经德堂文集

    二十卷。清龙启瑞(1814-1858)撰。龙启瑞字辑五,号翰臣。广西桂林人。道光二十一年(1841)进士第一,授翰林院修撰。官至提督,湖北学政,江西布政使。通经义,讲声韵之学。著有《经德堂诗文集》、《

  • 经义管见

    一卷。清饶一辛撰。饶一辛字冶人,南城人。此书成于雍正三年(1726)。共有七个图说,周易统天旋卦赋一,说卦传论一,纳音五行论一,古今本得失论一。对于周子太极图、邵子先天图多有攻击驳斥,而饶一辛自己造的

  • 亦为堂集

    四卷。明史孟麟(约1598年前后在世)撰。史孟麟,字际明,号玉池,江苏宜兴人。生卒不详。万历十一年(1583年)进士。官至太仆寺卿。崇祯初,追赠礼部右侍郎。著有《亦为堂集》。孟麟为官持正不阿,屡忤权贵

  • 念八翻传奇

    二卷。清万树撰。万树生平详见《空青石传奇》条。此剧二卷,内容叙写书生虞柯寄寓开封尼庵邻家,托尼姑向祝翰林孤女凤车借《汉书》,其书乃凤车手批之本。虞生看过对其产生爱慕之心,还书时将己作《玉壶乐府》附上,

  • 快雨堂题跋

    八卷。清王文治(1730-1802)撰。王文治,字禹卿,别号梦楼。江苏丹徒(今江苏镇江)人。乾隆三十五年殿试及第,官翰林侍读,后为云南临安府知府。王文治能诗、擅书。其书法源出董其昌,秀逸天成,名闻海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