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维摩诘所说经文疏

维摩诘所说经文疏

二十八卷。隋代释智(538-597)撰。智,俗姓陈,家居荆州华容(今湖南华容县),其父在梁朝为官。十七岁时正值梁末兵乱,社会动荡,有家难归,遂在荆州长沙寺佛像前许下出家为僧之愿。十八岁依湘州(今湖南长沙市)果愿寺法绪出家,二十岁受具足戒。受陈、隋两代皇室恩宠。学高道深,世称“智者大师”。(《宗教词典》,任继愈主编,上海辞书出版社,第1032页)因他是中国天台宗的开宗祖师,有“天台大师”之称。(《宗教词典》,任继愈主编,第154页)。而天台宗唐代传入日本等地,故此,智享誉海内外,成为中国古代佛教史上很有影响的高僧之一。智平生为弘扬佛法,主要做了三件大事。第一,弘扬佛法,讲经论道。智初从慧旷学律,二十三岁到光州(今河南光山县)大苏山拜慧思为师,学禅法,修行法华三昧。陈光大元年(567)学成。他先后在建业(今南京),瓦官寺、灵曜寺、光宅寺,玉泉寺、天台山建草庵和庐山等地,讲说《法华经》、《大智度论》、《次第禅门》、《仁王般若经》、《法华经玄义》和《摩诃止观》。经他弘法,使天台宗正式形成。他虽被称为天台宗四祖,但事实上智才是实际创始人。第二,广建佛寺,张大法网。智生平造寺三十六所,入灭后,晋王杨广依照他的遗愿在天台山别行创建佛刹,后于大业元年(605)题名为国清寺。第三,精研律学,著述文论。智弘法三十余年,其著述颇丰。其著作小部分是他亲笔所撰,大部分由弟子灌顶随听随录整理成书。现存的著述有《法华经玄义》二十卷,《法华经文句》二十卷,《观音玄义》二卷,《观音义疏》二卷,《金光明经玄义》二卷,《金光明经文句》六卷,《维摩经玄疏》六卷,《维摩经疏》(前二十五卷亲撰,后三卷灌顶续补)二十八卷,《维摩经略疏》十卷,《四教义》十二卷,《三观义》(由《净名玄义》分出)二卷,《净名玄义》十卷,《四悉檀义》二卷,《请观音经疏》一卷,《观无量寿佛经疏》一卷,《阿弥陀经义记》一卷,《仁王护国般若经疏》五卷,《金刚般若经疏》一卷,《释禅波罗蜜次第法门》十六卷,《六妙法门》(一名《不定止观》)一卷,《小止观》(一名《修习止观坐禅法要》)一卷,《四念处》四卷,《五方便念佛门》一卷,《禅门口诀》一卷,《禅门章》一卷,《禅门要略》一卷,《观心论》一卷,《观心诵经法》一卷,《观心食法》一卷《释摩诃般若波罗蜜经觉意三昧》一卷,《方等三昧行法》一卷,《法华三昧忏仪》一卷,《请观音忏法》一卷,《金光明忏法》一卷,《天台智者大师发愿文》一卷,《普贤菩萨发愿文》一卷。《大智度论疏》二十卷,《弥勒成佛经疏》五卷等已佚失不传。又《净土十疑论》一卷,有人说是后人托之伪撰。在上述著述中,最主要的是《法华经玄义》、《法华经文句》《摩诃止观》,世称为天台三大部。又《观音玄义》,《观音义疏》,《金光明经玄义》,《金光明经文句》,《观无量寿佛经疏》称为天台五小部。智的著述特点是,“教观双行,解行并重”。他的学说,在中国佛教史上产生的影响很大。《维摩诘所说经文疏》,旨在疏文古义幽,旨渊趣博。精彩教门,辨明观道,以扶冀宗旨。抉择迷纲,三观三德,一念三千,性善性恶,自行化他。一切若正若助权实之道,无不备举。智对维摩诘所说全经十四品经文即:《佛国品》、《方便品》、《弟子品》,《菩萨品》、《不思议品》、《观众生品》、《佛道品》、《入不二法门品》、《香积佛品》、《菩萨行品》、《阿閦佛品》、《法供养品》、《嘱累品》经文一一作解。以消除中印经文文意之隔,便于僧众研习之用。《维摩诘所说经文疏》的常见版本是续藏经本。

猜你喜欢

  • 仕学规范

    四十卷。南宋张镃(1153——?)撰。张镃字功父,又作功甫,又字时可,号约斋,临安(今浙江杭州)人。累官承事郎、直秘阁、权通判临安府事。开禧三年(1207)为左司郎官,参与谋诛韩侂胄。后忤宰相史弥远,

  • 骆丞集

    四卷。唐骆宾王(619-687)撰。骆宾王,字观光,婺州义乌(今属浙江省)人,文学家,官至礼部,兼东台详正学士,艺文令。与王勃、杨炯、卢照邻齐名,号称“初唐四杰”。幼年聪颖,七岁即能赋诗,博得神童的美

  • 四书备检

    二十卷。清李扬华撰。扬华字实蕃,清泉(今湖南衡阳县)人。是编分天文、地域、山水、象数、理气、圣贤、本纪、列传、兵法、政典、工用、乡党、物类,共十三类。不能列入各类,以及为各类所遗漏者,另作余论三卷,附

  • 续登州府志

    十二卷。清永泰纂修。永泰字石安,满洲人,乾隆七年(1742)任登州知府。考《登州府志》,创修于顺治十七年施闰章,虽规模大备,然历年久远,残缺颇多。永泰莅任后,即征询耆硕,详稽典籍,汇辑成编。《续登州府

  • 大学原本说略

    一卷。大学原本读法 一卷。清王又朴撰。首有自序,不称古本而称原本,以无今本可为配偶。说略一卷,全录《大学》原文,次列朱子以下各改本,及丰坊伪本之异同。其自为说,则以知行分配,格物属知,诚意属行,循文敷

  • 余杭县志

    ①八卷。清张思齐纂修。张思齐,奉天辽阳(今辽宁辽阳)人,康熙七年(1668)知余杭县,在任时重视水利事业,开浚溪流,引溉田亩,昼夜在工地察巡,不辞劳苦。在任六年,百姓祥和。《余杭县志》康熙十二年(16

  • 宋诗钞

    一百六卷。清吴之振(1640-1717)编。之振生平详见《黄叶村庄诗集》辞目。本书是作者不满明代前后七子“尊唐抑宋”,故搜集宋代诗人专集,选刻此书,以展宋诗全貌,显“宋诗之长”。收诗人一百家(其中十六

  • 闾丘辩囿

    十种,十五卷。清顾嗣立编辑。顾嗣立字侠君,长洲(今江苏苏州)人,为康熙壬辰(1712年)进士,迁庶吉士,改补中书舍人,因病致仕。其人博学有才名,喜藏书,尤工于诗。其所居名秀野草堂,极水木亭台之胜,一时

  • 重学浅说

    一卷。英国伟烈亚力(详见《几何原本》)口译,长洲王韬笔述。《重学浅说》一卷可分为两部分,前半部分为重学原始,即简述重学的产生和发展经过;后半部分为重学总论。这部分内容与艾约瑟、李善兰译本《重学》的首卷

  • 陆放翁先生年谱

    六卷。清钱大昕(见《十驾斋养心录》)撰。该谱记宋朝陆游。较赵翼所撰同一内容之书周祥,且考证亦精确。现有嘉庆八年(1803年)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