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耒耜经

耒耜经

一卷。唐陆龟蒙(?——约881)撰。陆龟蒙,字鲁望,号江湖散人、甫里先生、天随子,长州(今江苏吴县)人。陆龟蒙文学成就颇高,他的散文与皮日休齐名。陆龟蒙曾任苏、湖二郡从事,后隐居松江甫里(今江苏吴县东南角直镇)。陆龟蒙在甫里“有田数百亩,屋三十楹,田苦下,雨潦则与江通,常苦饥。身畚锸,茠刺无休时……”(《新唐书·隐逸传》)由于陆龟蒙隐居乡间,亲身参加生产劳动,才会使他深深了解劳动工具的重要,也才会有兴趣描写农具的构造,著出《耒耜经》。《耒耜经》实际上仅是一篇小短文,记述了以犁为主的五种农具。陆龟蒙描绘的耜的构造比较复杂,在当时来说是很先进的,它的出现当是江南水田农业生产高度发展的产物。《耒耜经》原收在陆龟蒙自编的《笠泽丛书》中,宋代时叶茵又将其与《笠泽丛书》其它各文一并辑入《甫里集》。宋陈振孙《直斋书录解题》特为著录,其后有《百川学海》、《居家必备》《夷门广牍》、《津逮秘书》、《学津讨源》、《唐人说荟》、《小十三经》、《丛书集成》等许多版本。

猜你喜欢

  • 海国图志

    一百卷。清魏源(1794-1857)撰。魏源原名远达,字默深,湖南邵阳人。道光二十四年(1844)进士。曾任内阁中书,从武进刘逢禄学《公羊》,通今文家说。道光二十一年入两江总督裕谦幕,参加浙东抗英斗争

  • 炳烛编

    四卷。清李赓芸(1754-1827)撰。李赓芸字生甫,嘉定(今上海市嘉定)人。慕许慎之学,自署许斋。乾隆进士。知浙江孝、丰等县,嘉庆间累官福建布政使。李赓芸淹贯经史,通六艺,精三礼,著有《稻香吟馆诗文

  • 两溪文集

    二十四卷。明刘球(1392-1443)撰。刘球,字求乐,更字廷振,江西安福人。永乐十九年(1421)进士。授礼部主事,因胡滢荐侍经筵,改为翰林侍讲。正统初,王振欲征麓川,刘球力谏,忤王振,逮系诏狱,为

  • 林左堂集

    十三卷。清孙致弥(约1671年前后在世)撰。孙致弥字恺似,号松坪,上海嘉定人,生卒年不详。家虽贫,但刻苦读书。康熙初年(1662)初荐,召试称旨,康熙十七年(1678)以太学生赐二品服,充朝鲜副使,命

  • 笠翁新三种传奇

    六卷。编者不详。本书共收三种传奇,每种均二卷、三十六出。其一是《补天记》,又名《小江东》,其序署名小斋主人,写周仓溺水,伏皇后魂附其体的荒唐故事。其二是《双瑞记》,又名《中庸解》,写晋周处除三害、改恶

  • 传古别录

    不分卷。清陈介祺撰。陈介祺,详见《簠斋金石文字考释》条。书不分卷,仅分四类,一为拓字之法,二为拓字之目,三为拓字损器之弊,四为剔字之弊。每类之内,为说若干条;说有不详的,又于说下附注,以申其意。末附延

  • 榆林城守纪略

    见《崇祯癸未榆林城守纪略》。

  • 景苏园帖

    六卷。清杨寿昌刻苏东坡书。杨寿昌字保初,四川成都人,光绪十八年(1892)知黄冈县。以黄州为苏东坡旧游之地,于是刻其书。杨守敬为之鉴定。先刻成四卷,又续刻二卷,多取自《三希堂》、《观海堂》等帖。按其自

  • 读史稗语

    十一卷,清徐枋撰。徐枋字昭法,号俟斋,长洲(今属江苏省吴县)人,自号为秦余山人,为明崇祯年间举人。明亡后因父殉难,自己从此隐居不出,守约固穷,四十年如一日,与沈寿民、巢鸣盛同称海内三遗民。著有《居易堂

  • 曹氏墨林

    二卷。清曹素功撰。曹素功,字圣臣。歙县(今安徽歙县)人,生卒年不详。岁贡生,善于制墨。曹氏所制墨品有紫玉光、天琛、苍龙珠、天瑞、豹囊、丛赏、青麟髓、千秋光、笔花、岱雪、寥天一、薇露、浣香玉、五珏文、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