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卷。蜀何光远撰。生卒年不详。何光远字辉夫,东海(今属江苏)人。蜀孟昶广政初,官普州军事判官。《鉴戒录》共六十六则,每则皆以三字标目,与苏鹗《杜阳杂编》略同。多记唐及五代间遗闻轶事,而以蜀事居多。多诙
四十种。清钱泳(生平见《朴园藏帖》)临。歙县鲍氏刻于杨州。原本一百三十八种。兵燹后石多散失,由江清骥购八十七石,载至杭州,归于诂经精舍。时在彼讲学的俞越取唐碑四十种,依年编次。江清骥又补刻目录,嵌其石
① 五十卷。清张惠言(1761-1802)撰。惠言字皋文,武进(今属江苏)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官翰林院编修,其学深于《易》、《礼》,著作有《周易虞氏义》、《虞氏消息》、《仪礼图》等。此书由其
一卷。不著撰人。约为嘉约翰口述之书。卷首有图说,其次为正文,包括审症等五十三条。内容包括眼科内外各症。为论述西医眼科之学说的最早译本。有博济医局本。
六卷。南朝时梁萧绎(508-554)撰。萧绎字世诚,小自七符,自号金楼子,南兰陵(今江苏常州市西北)人,梁武帝第七子。天监十三年(514)封湘东王,历任会稽太守、侍中、江州刺史、荆州刺史。侯景之乱中,
三卷。原题娄东梅村野史撰。《鹿樵纪闻》记南明福王、唐王、鲁王、桂王诸事以及李自成、张献忠农民起义等节。卷上记福王、史可法、黄得功、高杰等事迹,及嘉定之屠、马阮始末等。卷中记唐王、鲁王、郑成功、张煌言、
一百五十六卷。明冯惟讷(?-1572)撰。冯惟讷字汝言,号少州。山东临朐人。明嘉靖十七年(1538)进士。官江西左布政使,所举多为民便。惟讷与兄惟健、弟惟敏,皆以诗文名齐鲁间。有《风雅广逸》、《楚词旁
一卷。清叶承宗(生卒年不详)撰。叶承宗字奕绳,山东历城人,顺治三年(1646)进士,曾任临川县尹,死于难中。著有《泺函》,其第十卷收杂剧《孔方兄》、《贾阆仙》、《十三娘笑掷神奸首》、《狗咬吕洞宾》等四
十卷。清黄本骐(约1821年前后在世)撰。黄本骐字伯良,号花耘,湖南宁乡人,生卒年未详。嘉庆十三年(1808)举人。官城步县学训导。此集分年编次,共古近体诗九百八十二首。黄本骐少与其弟本骥齐名,喜言诗
四卷。清王初桐(生卒年未详)撰。王初桐有《北游日记》。本书收《杯湖欸乃》三卷,末附北乐府三阕、《古花村琴趣》一卷,共二百四十二阕。自谓一刻于练川,再刻于京师,三刻于西安,皆合刻,非专刻。此乃最后定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