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茶陵州志

茶陵州志

①二十三卷,首一卷。清赵国宣修,彭康纂,甘庆增修,朱怡滋增纂。甘庆增,崇善人,曾任茶陵州知州。朱怡滋,邑人,学正。茶陵州志创修于元正统间,其书已失。明嘉靖年间曾两修,万历年间又再修。迄清康熙四年(1665)知州马崇诏、二十年(1681)知州熊应昌、三十四年(1695)知州赵国宣,凡三修。此志为续赵志而作。《茶陵州志》嘉庆十八年(1813)增刻康熙本。全书三十三卷首一卷。分为:卷一,郡谱。卷二,分野。卷三,城池。卷四,形势。卷五,山川。卷六,风俗。卷七,食货。卷八,田赋。卷九,公署。卷十,惠政。卷十一,祀典。卷十二,古迹。卷十三,学校。卷十四,武备。卷十五,官守。卷十六,选举。卷十七,循良。卷十八,人物。卷十九,列女。卷二十,艺文。卷二十一,寺观。卷二十二,传疑。卷二十三,杂志。此志卷首图考之后,附有文毅州志总论一篇。其本诸前人述而不作之意,每门必录其旧志原论于前,其于郡谱、分野、城池、山川、形胜之类,全无损益。仅惠政、官守、选举、人物、艺文、寺观、传疑、杂志各门,有可入者则酌增之。其宁黜华以崇实,亦可称敏于事而慎于言也。② 二十四卷。清福昌修,谭锺麟纂。福昌,曾任茶陵知州。谭锺麟,茶陵人。《茶陵州志》同治九年(1870)刻本。此志以目代纲,欠完备,于建置辖隶,依通志断自汉始,并易郡谱为沿革,将食货、物产分为二目,详记文庙礼乐章谱,不愧为卓见。前志科名仕宦,旧志所遗漏者,皆详校通志、府志,一一考证,方为补入。艺文则无关于茶之山川、风土、因革者不录。此志卷首图附以八景,意固重在详其名胜,开卷了然,然置此殊觉不伦,似应列山川门首,方为志体。此志尚有民国二十二年(1933)何培基增刻本。

猜你喜欢

  • 思玄庸言

    见《桑子庸言》。

  • 普济玉林国师语录

    一卷。明代释通琇(1614-1675)等人编。通琇,明末清初禅宗僧人。俗姓杨,字玉林。江阴(今江苏省境内)人。十九岁从馨山圆修出家受具足戒,后从嗣法,传临济宗学。曾住浙江省的武康报恩寺,顺治十五年(1

  • 周寿堂二王帖

    四卷。清代瑛棨摘摹宋拓。瑛棨,字兰坡,生平籍贯不详。此帖成于咸丰十一年(1862),刻于西安。据作者自题,瑛氏自藏有宋拓《二王帖》,其字势纵横变幻,令人爱不释手,作者便于“公余之暇,择其尤佳者汇为四卷

  • 俗语

    一卷。不著撰人名氏。此书杂录古今谚语及方言,标其原始。凡经史、小学诸书,均有采据。其采自说部者,并各注书名于其下,虽是解释常言,但考证颇近于古。然如释大夫称主,引《左传》及《国语》为证,而《周礼》以主

  • 孟子赵注考证

    一卷。清桂文灿(?-1832)撰。文灿字子白,广东南海人。著有《四书集注笺》、《子思子集解》、《弟子职解诂》、《朱子述郑录》、《易大义补》等。自来疏家体例,注中名物、制度、古事、古言,皆当为之博考详证

  • 救命书

    二卷。明吕坤(详《四礼疑》)撰。书前有《自序》一篇,作于万历丁未(1607)。序云:“人生之急,有急于性命者乎?人事之重,有救性命者乎?”故作《救命书》二卷。上卷皆论守城事,有“城守事宜”二十八则,城

  • 湘烟录

    十六卷。明闵元京(生卒年不详)、凌义渠(1593-1644)同编。闵元京字子京,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生平事迹不详。凌义渠字骏甫,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太学题名碑为归安(亦同属今浙江省湖州市)

  • 易卦图说

    ①一卷。清崔述撰。述字武承,号东壁,河北大名人,乾隆举人,官至罗源上杭知县。其平生著述甚丰,常发前人所未发,其《上古考信录》尤为世所重。《考信录》既成,乃绘为图而系以说,成一卷。此书出自己意,不依附前

  • 同人传

    四卷。清陈祥裔(生卒年不详)撰。陈祥裔著有《蜀都碎事》。本书采自秦汉至元明,凡同姓名者编辑成册。书末又附父子同名字者数人。采摭颇详,取舍亦十分慎重。如《太平广记》中,再生之王翰,与唐朝诗人之王翰相同。

  • 大清一统志

    有清一代。三次纂修。始修于康熙二十五年(1686)。当年三月,清圣祖鉴于平定三藩叛乱和收复台湾以后,中国逐渐出现了一个统一、安定和繁荣的社会局面,于是下令纂修《大清一统志》,并以大学士勒德洪、明珠及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