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卷。晋郭璞注。又名《周王游行记》,作者不详。据《晋书》记载,晋武帝太康二年(281)汲县人盗发魏襄王墓,得竹简小篆古书(《汲冢书》)十余万言,本书是其中之一,六卷,八千五百一十四字,诏令荀勖、和峤等
一卷。清高熙哲修纂。高熙哲曾以御史,出守过宁夏、宣化、大名等处,官至翰林院编修。光绪三十一年(1905)饬令各州、县,纂修简明乡土志,以作历史、地理教科书之参考。故高熙哲纂此志之法是,取邑志,补以新事
四卷。清徐嘉(1833-1913)撰。徐嘉之生平仕履见《味静斋诗存》条。此文存有正、续各二卷。其《文存续选》二卷,由金坛冯煦选定。道咸以来,山阳文派有二,潘德舆有《养一斋集》,鲁一同有《通甫类稿》,徐
二卷。清吴廷康采辑,黄燮清填词。吴廷康,字康甫,生卒年不详。廷康嗜善好古,久而不衰。宦迹所至,必与邑人士稽考名胜及前贤遗迹之所在。凡忠孝义烈之未经表著者,必扬其隐,以为世风,廉俸所入恒以是罄。黄燮清生
二卷。作者不详。此本原出自明三原王恕家。前有王恕子承裕序,称南溪为录诗者之别号,佚其姓名,当为胜国时人。本书所引,已有白珽、刘履诸名,则元末人所作无疑。本书杂抄诸家诗话,而不置议论。仿照宋人阮阅《诗话
十六卷。宋李杞撰。李杞字子才,号谦斋,眉山(今属四川)人。生卒年及仕履皆不可考。宋代有三李杞,一为北宋人,官大理寺丞,与苏轼相唱和,见“乌台诗案”。一为朱熹门人,字良仲,平江人。一为此书之作者。《经义
全称《禅林僧宝传》三十二卷。宋代释惠洪(生卒年不详)撰。据有关文献记载,惠洪乃非平庸之辈。他虽然喜游公卿间,善诗交友,“于释门戒律实未精严”,“僧律多疏”,故世有多讽,有浪子和尚之称。但是,他却是聪明
①一卷。汉郑玄(见《周易注》)撰。清孔广林(生卒年月待考)辑。广林字丛伯,山东曲阜人,清代经学家,孔继汾之子,孔广森(1752-1786)之弟,孔子六十八代孙。著作有《尚书大传注》四卷。《周官臆测》六
五卷,补遗一卷,附二卷。赵诒琛撰。赵诒琛,生平不详。此系江苏昆山县正义镇赵氏义庄图书馆藏书目,按四部编排,每部一卷,类目参考《四库》及《书目答问》而定。各书著录书名、卷数、册数、撰者、版本,附赠送者姓
一卷 清张登(生卒年不详)撰。诊法著作。张登字诞先,江苏吴江人。张倬之兄。其父张璐为当时名医,对伤寒颇有研究,著有专书。张登曾与其弟张倬一同参订由其父诠次的《伤寒缵论》、《伤寒绪论》。对其父的学术思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