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蟫精隽

蟫精隽

十六卷。明徐伯龄(生卒年不详)撰。徐伯龄,字延之,自署曰古剡。嵊县(今属浙江省)人。徐伯龄博学能文,工琴善书,性格开放粗旷,尝集箨为冠,啸歌自得。著有《蟫精隽》等。此书十二卷之末有张锡为徐伯龄作《箨冠生传》一篇,中称徐伯龄“虽博学能文、善书、工琴、熟律,而不肯以技自试。则亦山林放旷之士。”此书杂采旧文,其间也有自己的议论。共十六卷,二百六十一条,其中文评、诗话占十分之九,论杂事者不及十分之一,其体例略似孟启《本事诗》。又因其多录全篇,又略似刘壎的《隐居通议》。此书保存了许多他书所不载的遗文旧事,有一定的史料价值。其论周德清《中原音韵》一条,尤为明确,他说:“元高安周挺斋德清复作《中原正韵》,较前为胜,然其间犹有未能尽善者。试有一二言之,至若握雨携云之握,词中多用如握手握雾拿云掌握一握。握筭之类,韵既不收,音从曷得,今之讴者往往无定音……盖以理推,则天下之音无适不可耳。徒以耳目为异同,胡能得四方语而已。德清乃欲为人转其喉舌,换其齿牙,其抑难乎。”《千顷堂书目》著录此书为二十卷,而《四库》馆臣所用“天一阁”藏本仅十六卷,且前后无序也无跋,也没有目录,其中多缺字缺句,且所录诗文往往但存其标题,而其内容皆作空行,盖是不足之残缺本。有《四库全书》本。

猜你喜欢

  • 诗林广记

    二十卷。宋蔡正孙(约1279年前后在世)撰。蔡正孙,字粹然,自号蒙斋野逸。生卒与里籍不详。是书前有自序,可知此书为己丑年作。确切时间当为元太祖至元二十六年,时宋亡已十年。是书有前后集之分,各十卷。前集

  • 西山类稿

    五卷。明谢复(1441-1505)撰。谢复,字一阳,祁门(今安徽祁门县)人。复一生无功名及仕途经历。少与陈献章同从吴与弼游,而复笃实胜于献章。吴与弼为当时著名经学家和诗人,复与之游,身体力行,务求自得

  • 御定道德经注

    见福临《御注道德经》

  • 使琉球记

    一卷。清张学礼撰。张学礼,字立庵。镶蓝旗汉军,官至广西道监察御史。康熙元年(1662),时任兵科副理事的张学礼与行人司行人王垓奉使册封琉球国王尚质,此为清政府首次向琉球派遣使臣。本书即记载此事。前面部

  • 匡庐纪游

    一卷。清吴阐思撰。吴阐思,字道贤,江苏武进人。此书纪匡庐之胜,自归宗寺始,迄玉川门,共五十七处。匡庐以峰为最,是记称峰上接太虚,下临无地,嵌空玲珑,自成奇险,仅可意会不可言传。匡庐绝胜,无过于此。泉以

  • 叶赫那拉氏二日祭祀礼节

    清铭敦撰,铭敦,字稚荪,姓叶赫那拉氏,满洲正白旗人。是书记第一日祭为祭天,第二日祭为祭祖。共二段,每段之前,都有祭前戒备事宜、选择日期、执事人数、应用器具、厨役工资等。书后附有汉译清字祷告书一篇。其书

  • 春秋日食集证

    十卷。清冯澄撰。冯澄,字涵初,号清渠,南通(今江苏南通)人,廪贡生。勤学多才,长于考证之学,著有《强自力斋丛书》二十一种,九十二卷,《春秋日食集证》是其中的一种。按:《春秋》历术,自古以来推步的人很多

  • 发蒙宏纲

    三卷。宋罗黄裳(生卒年不详)编。罗黄裳,池州(今安徽铜陵)人。咸淳中曾为番禺守。明《内阁书目》曰:“《发蒙宏纲》,宋咸淳间,罗黄裳撰五言诗十二篇,又择古文凡有关于蒙养者三十篇以训蒙。今考所录,皆乡塾习

  • 钦定宗室王公功绩表传

    十二卷。乾隆四十六年(1781)奉敕撰。乾隆二十九(1764)年,宗人府内阁奉命考核宗室王公功绩,次年六月,撰成宗室王公功绩表传六卷,列入正传引人,附传21人。本书即在此基础上修改充实而成,为表三卷,

  • 古周易

    一卷。宋吕祖谦(1137-1181)编。祖谦字伯恭,人称东莱先生。婺州金华(今属浙江)人。祖谦幼承庭训,长从林之奇、汪应辰、胡宪诸儒游,又与张栻、朱熹友善,人谓其学本之家庭,有中原文献之传。孝宗隆兴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