观古阁丛刻
七种,十二卷。清鲍康编。鲍康字子年,歙县(今属安徽省)人,道光年间举人,官至夔州知府。鲍康擅长金石学,尤精钱币之学,是当时著名专家。丛刻收鲍康著作三种,有《观古阁泉说》一卷、《大钱图录》一卷及《观古阁丛稿》二卷续稿一卷三编一卷。其中关于泉币著述,对于研究币制沿革以及财政经济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余四种基本属于附录著作,有清李佐贤《续泉说》一卷、清刘师陆《虞夏赎金释文》一卷、清刘喜海《嘉荫簃论泉截句》二卷、《海东金石苑》一卷。有清同治十二年(1873)歙县鲍氏刊本。
七种,十二卷。清鲍康编。鲍康字子年,歙县(今属安徽省)人,道光年间举人,官至夔州知府。鲍康擅长金石学,尤精钱币之学,是当时著名专家。丛刻收鲍康著作三种,有《观古阁泉说》一卷、《大钱图录》一卷及《观古阁丛稿》二卷续稿一卷三编一卷。其中关于泉币著述,对于研究币制沿革以及财政经济有重要参考价值。其余四种基本属于附录著作,有清李佐贤《续泉说》一卷、清刘师陆《虞夏赎金释文》一卷、清刘喜海《嘉荫簃论泉截句》二卷、《海东金石苑》一卷。有清同治十二年(1873)歙县鲍氏刊本。
十卷。明陈炜(1430-1484)撰。陈炜,字文曜,号耻庵,闽县(今福建福州市)人。明天顺四年(1460)进士。成化初选监察御史。历江西按察史、右布政使,转浙江左布政使,未任卒。炜在官多平反疑狱,为民
四卷。明杨德周(约1627年前后在世)撰。杨德周,字齐庄,鄞县人,生卒年均不详。历官古田、高唐县知县。著有《澹圃芋记》等书。《金华杂识》为金华教谕时所作,杂采轶文逸事,以补地志所未备,也间有考证的内容
四卷,田汝成撰。田汝成,字叔禾,钱塘(今浙江杭州)人。明嘉靖五年(1526年)进士,官至广西布政司右参议,迁福建提学副使。史称其“博学工古文,尤善叙述。历官西南,谙晓先朝遗事,撰《炎徼纪闻》。”又“穷
一卷。江瀚撰。江瀚是书为补充陈乔枞所著《诗经四家异文考》而作。书中共补充一百八十六条,每条下都附有按语,用以说明正俗、同异,并说明通假传讹的原因。《诗经四家异文考补》对陈乔枞之书的错误一一加以纠正,而
一卷。梁释智恺(535586)撰。智恺,俗姓曹,住杨都寺,受业于法泰,后依真谛三藏。于天嘉四年(563)翻译摄论,次年翻译俱舍,并作疏注经,共达上百卷。《起信论》,全称《大乘起信论》,印度马鸣著。梁真
十二卷。清张丹(1619-?)撰。张丹初,名纲孙,字祖望,号西山樵夫。钱塘(今浙江杭州)人。生性淡泊,交游谨慎,喜登山临水,曾北游燕赵等地。入清后隐居乡里。早年与毛先舒、沈谦合称“南楼三子”,又与陆圻
四卷。清梁运昌(生卒年不详)撰。运昌字叔曼,一字缦云,号行泉,长乐(今属福建)人。嘉庆四年(1799)进士,改庶吉士,散馆授翰林院编修。嘉庆七年(1802)从同年陈诗庭见钱大昕《读说文法》,便推而广之
一卷。清何秋涛撰。何秋涛字愿船,光泽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官到刑部主事。关于郑玄的爻表之说,清代的惠栋、张惠言等皆有撰述,而王引之、焦循则加以驳斥。作者认为现在所见到的爻表,并非是郑玄学说
十二卷。《附录》一卷。明王绅撰。王绅字仲缙,浙江义乌人。待制祎之仲子。《明史》附见祎传。称祎死时,绅年十三。事母兄尽孝友。长博学,受业于宋濂宋濂器之曰:吾友不亡矣。蜀献王聘绅,待以客礼。王绅求献王往云
一百三十卷。唐房玄龄(579-648)等撰。房玄龄,字乔,齐州临淄(今山东淄博市)人。隋末进士,后任秦王李世民王府记室,协助筹谋统一,取得地位,官至尚书左仆射,监修国史,后封为梁国公。《晋书》是官修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