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观象反求录

观象反求录

无卷数,清甘仲贤著,甘仲贤字应篪。云南姚安人,光绪二年(1876)举人。此书所谓观象,即是观文十四卦之大象。在“周易”各卦《大象》辞中,经常有“君子以”、“先王以”、“后以”、“上以”的字样,其意都是通过卦象反求人事。治易者则可以通过《大象》辞解释卦义,此即甘氏说的“反求录”。作者认为有物必有象,《周易》中小象用来释一爻之义,大象用来释全卦之旨,通过周易大象中古先王或君子的修己治人之道,可以得到对周易合理的诠释,故作者此书于《彖辞》、《小象》皆不言及,只专攻大象,每卦之下必求互象,可谓善于以经解经。书分三部分,第一部分释说象义,第二部分推论人事,第三部分求上下象及上下互象。有《云南丛书》本。

猜你喜欢

  • 两河经略

    四卷。明潘季驯撰。作者生卒年代及事迹见前《潘司空奏疏》条。万历初年,黄河在高家堰决口,淮、扬、高宝之地全部被淹。潘季驯建议筑堤防,疏淤塞,论水势之强弱,复黄河之故道,条上六事,受到朝廷的肯定。《两河经

  • 夏侯子

    见《夏侯子新论》。

  • 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

    一卷。东晋佚名译《天尊说阿育王譬喻经》,因书用阿育王事为喻,故命经名。旨在取故事十二则以证嘉言。首言人护经法,如母护子;次言近贤成智,近愚益惑;再次言与善师值得免众苦,与恶师值,则习恶事不离众祸;再言

  • 律吕新书解

    二卷。明张敔撰。张敔字叔成,饶州德兴(今江西德兴)人,曾举弘治辛酉年(1501)江西乡试,官至礼部员外郎。精于乐学,著有《雅乐发微》八卷和《律吕新书解》二卷。此书专为疏解蔡元定《律吕新书》而作,认为蔡

  • 新繁县志

    ①十四卷首一卷,清郑方城、朱敦修等纂修。郑方城,闽县(今福建闽侯县)人,曾任新繁县知县。新繁县典籍于明末沦于灰烬,清初敕修通志,邑令缀拾旧闻,费三载之心血,蔚成志一部。《新繁县志》乾隆八年(1743)

  • 参同契章句

    一卷。清李光地(详见《周易观象》)撰。前人研究《周易参同契》者,多依彭晓、朱熹、陈显微、陈致虚等家注本。自明代杨慎称掘地得石函中《古文参同契》以后,最早有明代蒋一彪依杨慎本作《古文参同契集解》。据杨慎

  • 崇祯阁臣行略

    一卷。明陈盟撰。陈盟号鹤滩,富顺(今属四川)人。生卒不详。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加礼部尚书。该书专门记载明思宗朱由检崇祯一朝阁臣事迹。共收五十人。书中首列阁臣年表,然后

  • 明滇南诗略

    十卷。《续刻》二卷。清袁文典、袁文揆编纂。袁氏兄弟系云南保山人。文典,字仪雅,官广西州学正,著有《陶村诗钞》;文揆,字时亮,官甘肃县丞,著有《食蛤集》。二人生卒年均不详。滇与文化发达的中原,与江浙一带

  • 积古斋藏器目

    一卷。此书不知编书人姓名,亦无年月可考。书中所辑系仪征阮元积古斋的藏器,共录74器。根据编末题记,此目系据翁方纲《积古图后记》及《瀛州笔谈》所载录入。与《积古斋款识》相校,则此书所录百虺钟、素栈钟、残

  • 伸顾

    一卷。清易本烺撰。是编专门伸发顾炎武古音入声分配之说。顾氏入声之分配,学者或有异辞,本烺有慨于此,遂逐部约顾说大意而自以意反复疏证之,诚顾氏之功臣也。有光绪十七年(1891年)三余草堂刊本。