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诗绎

诗绎

一卷。清王夫之(详见《周易稗疏》)撰。是书系专门研究《诗经》的诗话,分十六条。作者强调文以意为主,重视“兴、观、群、怨”之原则,并以此作为诗歌评论之标准,曰“辨汉、魏、唐、宋之雅俗得失以此,读三百篇者,心此也”,进而论述四者相互关系“于所兴而可观,其兴也深;于所观而可兴,其观也审。以其群者而怨,怨愈不忘;以其怨者而群,群乃益挚”。语多精微深刻,对前人观点有所发展超越。至于艺术方法,是书亦有真知灼见。曰:“情景虽有在心在物之分,而景生情,情生景,哀乐之融,荣悴之迎,互藏其宅。”强调情景交融。又举《周南·芣苢》:“‘采采芣苢’,意在言先,亦在言后,从容涵泳,自然生其气象。”提倡诗贵含蓄、意藏篇中。关于比兴,主张要自然而然。“兴在有意无意之间,比也不容雕刻。”又曰:“故汉、魏以还之比兴,可上通于《风》、《雅》;桧曹而上之条理,可近绎以三唐。”注意到了前后借鉴继承之关系。《诗绎》论诗,有对儒家诗教和封建礼教继承一面,然它首次把《诗经》当作文学作品研究,其见解多精到有价值,对清诗话有深刻影响。《诗绎》原为《诗经稗疏》之附录,后编入《薑斋诗话》。主要版本有:曾氏藏旧钞本、湖南巡抚采进本、《船山遗书》本、1992年岳鹿书社出版《船山全书》本为最新版本。

猜你喜欢

  • 包公案

    见《龙图公案》。

  • 人本欲生经注解

    一卷。晋代释道安(312或314-385)撰。道安,俗姓卫,常山扶柳(今河北省冀县)人。为天竺高僧佛图澄弟子。从小父母早亡,由外兄孔氏抚养。七岁启蒙,十五岁对五经文已相当通达,转学佛法。十八岁出家为僧

  • 春秋七国统表

    六卷。清魏翼龙撰。翼龙字际云,浙江萧山(今浙江萧山)人,县学生。作者鉴于春秋时杞、越二国,《史记》有世家而不列于年表,滕、薛、莒、邾、许五国都无世家,于是取《左传》所载事迹,参考群书,编为《春秋七国统

  • 山烟楼草

    二卷。清汤百纯撰。汤白纯(1770-1796),字清芬,又字石华,江苏江阴人,山东钜野县知县汤裕之之女,陈诗观之妻,在世二十七年,清代文学家。精工诗词。此书包括诗集《石华小草》一卷,词集《玉琴余韵》一

  • 湖湘五略

    十卷。明钱春撰。钱春,字梅谷,一字若木,武进(今属江苏武进县)人。万历进士,官至户部尚书。钱春初授御史,巡按湖广时受人称道,后因遭魏忠贤弹劾其倚东林党而被削籍。崇祯初年复官。《湖湘五略》为钱春于万历四

  • 靖安县志

    ①十卷,首一卷,清朱堂、李纪修,舒友亮纂。朱堂,字冠山,号敬亭,顺天大兴(今属北京市大兴县)人,曾任明史纲目馆分修,乾隆十六年(1751)任靖安知县。李纪,字畴四,四川中江人,乾隆二十五年(1760)

  • 周礼刘氏音

    二卷。刘昌宗(时代不详)撰,清马国翰辑佚。《颜氏家训》尝称刘昌宗,则刘氏盖齐梁间人。《隋书·经籍志》载刘氏《礼音》三卷,《唐志》不著录,陆德明《经典释文》引述刘氏音甚多,则唐尚有其书,《唐志》失载,今

  • 黄说仲诗草

    十八卷。明黄惟楫(约1580年前后在世)撰。黄惟楫,字说仲,浙江天台人。生卒年不详。此诗多与王世贞、区大任等唱酬之作。其风亦沿七子之流波。有浙江孙仰普象藏本。

  • 资阳县志

    四十八卷首一卷,清范涞清修,何华元纂。范涞清,广昌人,曾任资阳县知县。何华元,邑人。按资阳县志创修于乾隆三十年(1765)县令张德源,嘉庆二十二年(1817)县令宋润奉檄重修,邑孝廉陈来仪主其事。兹编

  • 於皇时周!陟其高山,堕山乔岳,允犹翕河。敷天之下,裒时之对。时周之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