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新附通正

说文新附通正

四卷。近代邵灉祥(其生平未详)撰。灉祥为广东电白人。是编专考《说文》中的新附诸字。据钮树玉《说文新附考》《续考》、钱大昭《说文新补新附考证》、毛际盛《说文新附通谊》、郑珍《说文新附考》,参以惠栋《读说文记》、钱大昕《说文答问》、段玉裁《说文解字注》、朱骏声《说文通训定声》、徐灏《说文解字注笺》、王玉树《说文拈字》、承培元《广说文答问疏证》、李桢《说文逸字辨证》、李赓芸《炳烛编》,于《说文》新附诸字,某古作某,某当作某,某通作某,某为某别体别字,某为某俗体俗字,某为后起之字,某为原逸之字,皆一一参考众说,断以己意,理董而成是编。众说之长荟萃其中,可谓集大成之作。于各家之说有所未安者,不强为穿凿附会,则存以待考。是书后来居上,殊不在钮钱毛郑诸人撰著之下。

猜你喜欢

  • 尺牍清裁

    六十卷。《补遗》一卷。明王世贞(1526-1590)编。王世贞字元美,号凤州,弇州山人。太仓(江苏)人。嘉靖二十六年(1547)进士。授刑部主事,历员外郎、郎中。官至刑部尚书。本书沿袭杨慎原本而增修之

  • 环碧斋小言

    一卷。明祝世禄(生卒年不详)撰。祝世禄字延之,号无功。德兴(今属江西省)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考选为南科给事,历尚宝司卿。耿定向讲学东南,祝世禄从之游,与潘去华、王德孺同为耿门高弟。著有《祝

  • 兰雪集

    一卷。元张玉娘撰。玉娘生卒年未详。松阳(今属浙江)人。明慧知书。少时许配给沈佺。后父母有违言。玉娘不从。时沈佺有疾,玉娘折简贻佺,以死自誓。佺卒,玉娘也忧郁而死。明嘉靖中,邑人王诏得其遗诗,于是为作传

  • 寄簃文存

    八卷。清沈家本(1840-1913)撰。沈家本,字子惇,别号寄惇,吴兴(今浙江湖州)人。清法学家。光绪九年进士,历任天津知府,刑部左侍郎、法部右侍郎。光绪三十三年(1907年)任修订法律大臣、资政院副

  • 寿阳县志

    ①八卷。清吴祚昌纂修。吴祚昌字泰毓,江苏淮阴人,康熙初年任寿阳县知县。寿阳县志自明万历时,一增修之,直至康熙十一年(1672),祚昌始重辑纂。《寿阳县志》康熙十一年刻本。此编上自明万历、下迄康熙十一年

  • 尚书中候疏证

    不分卷。清皮锡瑞撰。郑玄《六艺论》根据《尚书纬》,声称“孔子求书,得黄帝玄孙帝魁之书,迄秦穆公,凡三千二百四十篇。断远取近,定可以为世法者百二十篇,以百二篇为《尚书》,十八篇为《中候》。”《隋书·经籍

  • 文竽汇氏

    二十四卷。明付作兴(生卒年不详)撰。付作兴字廷用。建昌(今属四川)人。此书汇辑古来姓氏,并兼载古来人物。分君姓、臣姓、诸侯、大夫、公族、补遗、复姓。各标目上阑,而下附偶语一二联。自序云:文本于氏,正文

  • 樊榭山房集

    二十卷。清厉鹗(1692-1752)撰。厉鹗,字太鸿,号樊榭,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厉鹗有《辽史拾遗》。是集因所居之室取唐皮日休诗句题曰“樊榭山房”,是以为名。厉鹗平生博览群书,尤熟于宋事。尝撰《宋诗

  • 文选理学权舆补

    一卷。清孙志祖(1737-1801)编撰。孙志祖编撰此书目的是“欲广汪师韩之书,以示世之为选学者”(《自序》)。其体例:首列篇名,次列出选文之内容、章句等有疑义及衍误、讹脱之处,参核前人的评论,间有按

  • 癸巳论语解

    十卷,宋张栻(1133-118)撰。张栻字敬夬,又字乐斋,号南轩,南宋理学家,汉州绵竹(今四川广汉)人,后迁居湖南衡山。与朱熹、吕祖谦并称“东南三贤”,是“理学”向“心学”转向的发端人物。既以“理”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