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文解字段注考正

说文解字段注考正

十五卷。清冯桂芬(1809-1874)撰。桂芬字獧甫,又字林一,号景亭,吴县(今属江苏)人。道光二十年(1840)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后入李鸿章幕府。通经史、小学、曾校宋本《说文韵谱》行世,另著有《说文部首歌》等。此书乃是校勘段氏《说文注》之作,据其《考正凡例》所述,包括以下六个方面:(1)段氏用许本文,大率以铉本为主,间用锴本及他书所引,其未注明者,今皆考补;(2)段氏引书,率不著卷数、篇名及三传某年,今皆考补;(3)段氏引书,辄仍前人引用之文,间与今本不同,或古本有而今本无,或为古有今佚之书,多不著何书所引,今皆采其所本,一以今有之书为主,加以订正;(4)引书可删节,不可改窜,凡段氏所引有改窜者,有删节而致不明了者,今皆订正;(5)段氏引书,或据一说“某应改作某”,即将所引书径改作某,殊骇人目,今皆订正。胡朴安说:“冯氏之校勘,大有功于段氏。阮氏所谓精力就衰,不能改正者,冯氏悉为之改正矣。阮氏所谓门下校雠不能参检本书者,冯氏悉为之检矣。如有人将冯氏之所订正者,一一附段氏原书之下,则尤便读者也。”《续修四库提要》云:“〔冯氏〕所见有出钮树玉、徐承庆、王绍兰诸家之外者,……凡所驳正,皆有依据,非故为攻瑕索疵者比也。”(杨锺羲)是书久未刊行,张之洞《书目答问》以未见为憾,1928年金山高燮得其稿于桂芬曾孙泽函处,即从原稿影印。

猜你喜欢

  • 潭柘山志

    二卷。神穆德撰。神穆德,清宗室,镶红旗都统,曾任镇守朔平府等处建威将军。潭柘在京西七十里。山本自太行,冈连西山,称太行第八陉。山势险峻,上干云霄。挹抱回环,峦重岭复。主山以培当群山之心,九峰扆而立。古

  • 韩内翰别集

    一卷。唐韩偓(884-914?)撰。韩偓,字致光,一作字致尧;小字冬郎,自号玉山樵人。京兆万年(今陕西西安)人。十岁能诗。唐昭宗龙纪元年(889)擢进士第。天复中(901年)王溥荐为翰林学士,迁中书舍

  • 小桐庐诗草

    十卷。清袁景辂(1724-1767)撰。袁景辂,原名元辂、景曹,字质中,号朴村。江苏震泽(今属吴江)人。清乾隆年间诗人。弱冠补震泽县贡生。自少嗜书如命,喜购典籍,古今兼备。搜访乡里前辈诗人遗稿,编纂成

  • 读公羊注记疑

    三卷。清张宪和(详见《公羊臆》)撰。张宪和对公羊学深有研究,撰有《张氏公羊二种》,该书即其中之一。大体上在于驳斥何休《春秋公羊传解诂》中的牵强附会之说,恢复《公羊传》的原意。何休注《春秋公羊传》,多引

  • 周易象义

    十二卷。宋丁易东撰。此版本系从《永乐大典》中辑出,残卷。此本则为宋刊本,胜于辑本,故列出。宋刻大半较真,可补辑本之佚。书首题“武陵丁易东象义”。凡上下经为二卷,又每卷各分子卷。三传十篇为十卷。前有自序

  • 尺牍新语

    二十四卷。清徐士俊(1602-1681)、汪淇同编。徐士俊原名徐翔,字三有,号野君,仁和(今属浙江)人。明末清初戏曲家,善画工诗。明亡后隐居山水,家境贫寒。著有《洛水丝》、《春波影》杂剧、《雁梅说》、

  • 崇祯阁臣行略

    一卷。明陈盟撰。陈盟号鹤滩,富顺(今属四川)人。生卒不详。天启二年(1622)进士,官至吏部右侍郎兼翰林院学士,加礼部尚书。该书专门记载明思宗朱由检崇祯一朝阁臣事迹。共收五十人。书中首列阁臣年表,然后

  • 仁斋直指方论

    见《仁斋直指》。

  • 龟甲兽骨文字抄释

    二卷。(日本)林泰辅辑。林泰辅,文学博士。商周遗文会编《龟甲兽骨文字》一书时,曾将《抄释》两卷,附于其后。《抄释》是把所著录的甲骨拓片可释读的文字摹录,隶定出汉字,有天干、地支、数字、祖先名及一些常见

  • 孔子闲居

    孔子闲居,子夏侍。子夏曰:“敢问《诗》云‘凯弟君子,民之父母,何如斯可谓民之父母矣?”孔子曰:“夫民之父母乎!必达于礼乐之原,以致五至,而行三无,以横于天下。四方有败,必先知之。此之谓民之父母矣。”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