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说桥词

说桥词

一卷。清王鸣盛(1722-1797)撰。王鸣盛字凤喈,号礼堂、西庄,上海嘉定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官侍讲学士、内阁学士兼礼部侍郎。因滥用驿马降为光禄寺卿。二十八年(1763)以母丧休官,移居苏州,闭户著述。王鸣盛是乾隆时期著名的经学家和史学家,擅长经史的校勘和考订。所著《尚书后案》三十卷、《十七史商榷》一百卷、《蛾术编》八十二卷,援引浩博,考订精审,具有较高的学术价值。早年曾从沈德潜学习诗法。与王昶、钱大昕、曹仁虎、赵文哲、吴泰来、黄文莲并称“吴中七子”。其诗以山水纪游之作为最多,也最出色。艺术上表现出文笔流畅自如,博雅安祥的特色。其近体诗也写得清雅流动。王鸣盛还擅长词及古文。词极典雅,佳作有〔天仙子〕《镜掩屏山香结雾》、〔琐窗寒〕《井》等。其古文中的上乘之作如《惟纬考》、《诗序辨》、《诗亡辨》、《欧阳修诗本义跋》等篇,思理清楚,辨证明晰,行文纡徐而委曲。其诗文集有《西庄始存稿》四十卷,《西沚居士集》二十四卷。此书收词四十一首。虽无宗派,然甚为细密。考鸣盛尝题《巏堥山人词集》云:“词之为道最深。大约只一细字尽之。北宋词人,原只有艳冶、豪荡西派。自姜夔张炎、周密、王沂孙方开清空一派。百年来,以此为正宗。然艳体、豪体,亦白无妨,总之以细为归耳。”此可见其主旨之所在。有先泽残存余。

猜你喜欢

  • 大儒学粹

    九卷。明魏时亮(生卒年不详)撰。魏时亮字敏吾,南昌(今属江西)人。嘉靖十四年(1535)中进士。官至工部侍郎。初好交游,负意气。后因受挫折,潜心研习性理之学。任兵科给事中时,曾奏请以薛瑄、陈献章、王守

  • 太仓直隶州志

    四十卷。清吴承潞修,叶裕仁等纂。吴承潞,曾任太仓知州。叶裕仁,邑人。光绪二年,太仓知州吴承潞设立志局,延聘名流,据《嘉庆志》为底本,参考前志,并搜罗里志之可摘者,重纂太仓直隶州新志。后因嘉定、宝山、崇

  • 鲁礼禘祫志

    一卷。汉郑玄(详见《周礼郑氏音》)撰,清马国翰辑。是书以周礼在鲁,因依《春秋》经传所书禘祫事互相参校,以其所书,推其所不书,犹后仓等推士礼而致于天子之意。其言曰:“儒者之说禘祫也,通俗不同,学者竞传其

  • 瓣香书屋石刻

    二卷。清陈受培书。其子陈銮为之刻石。所书自乾隆五十八年(1793)至嘉庆十二年(1807)。刻成于道光十五年(1835)。其真书仅能工整,行草毫无笔力。其子陈銮为奉家尊之泽,所以摹勒上石,汇成二卷。内

  • 心镜编

    十卷。清谭文光(生卒年仕履不详)撰。《心镜编》是谭文光的一部杂纂之作,此书收辑前言往行可为法戒者,故以心镜为书名。全书共分一、敦伦,二、修身,三、勤学,四、积德,五、治家,六、居官,七、涉世,八、爱物

  • 钦定胜朝殉节诸臣录

    十二卷。乾隆四十一年(1776)奉敕撰。记载明末抗清殉节志士以及死于明末农民战争和明成祖朱棣篡位时殉难者之事迹。共分三类:凡生前事迹卓著,可传之后世,而又取义成仁者,各予以专谥,共33人;生前事迹平平

  • 黄帝内经素问集注 黄帝内经灵枢集注

    见《素问集注灵枢集注》。

  • 时用集

    无卷数。清陈訏(1649-1732以后)撰。陈訏,字言扬,浙江海宁人。从师黄宗羲。与查慎行同里,相友善。故文格、诗格也受其影响,但其作品终亚于二人。康熙年间由贡生官淳安教渝。陈訏工诗文,《时用集》有正

  • 诸真元奥集成

    见《诸真玄奥集成》。

  • 药房樵唱

    三卷。《附录》一卷。元吴景奎(1292-1355)撰。景奎字文可。兰溪(今属浙江)人。曾为浙东宪府掾刘贞从事。后署兴化县儒学录,不就,卒于家。黄溍撰其墓志,深相惋惜。此集为景奎子履与其门人黄琪所编。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