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读骚大例

读骚大例

一卷。郭焯莹(1877-1928)撰。郭焯莹,字子燮,号炎生。晚改名大痴,自号耘桂先生,湘阴(今湖南湘阴)人。中年后感于事变,放纵不羁,与荡子歌伶为偶,有文才。用二十年功夫注《楚辞》,三易稿而成。《读骚大例》为郭氏研究《楚辞》的纲领著作。卷首有杨树达民国二十年(1931)跋文,正文共计六条。“一曰事据史传校勘……定著《屈赋注商》,依循史迁,为加校勘,发正班、王之谬妄,祛除洪朱之蔽滞,庶今古纷纭之说有所取定也。”“一日义由声音证入……定著《屈赋章句古微》,谨守先说,以涵泳辞气,于屈子渊情,恍若有会,推致二十五篇,颇详究其章分之指。”“一曰谊本故训求通……定著《屈赋解故》……疏证名物之类别,综合词言之条贯,凡通古读,兹事尤为先务,不可得略也。”“一曰辞兼众本是正……定著《屈赋异文笺》,主洪校,亦参取《集注》。”“一曰论依经训节中……定著《屈赋内传》,墨守史录,针班固之膏肓,起王逸之废疾,而推阐洪兴祖之渊情,细绎朱子之大谊,以羽翼史氏,钩校刘勰、黄伯思、晁补之之歧说,以曲尽端末,屈赋指趣,用益昭揭,兹抑千古得失之林也。”“一曰说参异家互发……定著《屈赋外传》,尽班所录异家,引赋就骚,各附其章,其有溢出,或另次《屈赋旁篇》,兼及《补注》所甄引,《后语》所采摭,下逮船山《通释》所新入,咸无遗焉”。杨树达在跋中称“多前人所未发”,《大例》已露端倪。如称“《离骚》即屈子之谏书也”,“《渔父》之三闾大夫即史云楚同姓为楚怀左徒”等,均为前人所未及。版本有民国二十年(1931)文字同盟社铅印本,吉林省、北京图书馆藏。除《大例》外,郭氏尚有《屈赋章句古微》二十六本,叙录一卷。《屈赋内传》五卷,《内传杂篇》三卷。《屈赋外传》二十七卷,附《屈赋校勘记》一卷,《屈子纪年》一卷。以上三书为稿本,存湖南师范学院图书馆。湖南省图书馆亦收藏郭氏研究《楚辞》手稿二十八册,题郭焯莹遗著稿。

猜你喜欢

  • 丧礼详考

    二卷。清张羲年撰。生卒年不详。羲年字淳初,号潜亭。浙江余姚县(今浙江省余杭县)人。以拔贡任教谕。四库征书,诏访求学官淹博者,得羲年等三人,皆一时之望。举顺天乡试,又以修书劳绩赐进士,未及与试卒。是书前

  • 诗考补注

    二卷。附《补遗》一卷。清代丁晏撰。丁晏曾著《六艺堂诗礼》七卷,此书即为其一。宋王应麟《诗考》因系草创,未及审定,错误较多,有的前后重复,有的次序失当,有的援据不准。近世刊本讹误更多。丁晏此书对《诗考》

  • 苏诗摘律

    六卷。旧本题刘宏集注。刘宏生卒年、事迹均不可考,无锡(今江苏省无锡市)人。据书中所题,刘宏曾任长垣县知县。本书共六卷。集中之诗,皆为摘自苏轼集中之七言律诗,刘宏自注亦附诗下。因其才学有限,故所注潦草荒

  • 书集传

    六卷。宋蔡沈(1167-1230)撰。沈字仲默,号九峰,元定之子,建阳县(今属福建)人。沈少学于朱熹,年仅三十,遂弃举子业,专心研究理学;元定谪道州,沈从之,与父常以理义自娱;元定去世,沈徒步护丧归。

  • 赍志斋集

    十卷。明陈泰交(约1624年前后在世)撰。陈泰交,字稚,更字同倩,号鲽诲。其少时名元侃,字三缄。浙江嘉兴人。生卒年不详。万历中为国子监生。著有《尚书注考》。是集为其子陈鋐所刻,凡十卷。诗一卷,杂文九卷

  • 读诗经偶录

    二卷。清金荣镐撰。荣镐字芑订,生卒年及生平事迹均不详。此书起于《周南·关雎》,终于《豳风·狼跋》,《小雅》以下均缺,不知是著书者仅成《国风》,还是《小雅》以下诸篇已佚。此书不载经文,有所诠释者,则标其

  • 阙园集刻

    五种,九卷。李根源(1879-1965)编。李根源字雪生、印泉,云南腾冲人。日本士兵学校步兵科毕业,留学时加入同盟会。宣统元年(1909)回国,任云南讲武堂总办。民国初年当选为国会议员,参加二次革命。

  • 史通削繁

    四卷,清纪昀撰。纪昀字晓岚,一字春帆,晚号石云,直隶献县(今属河北省)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至兵部侍郎、礼部尚书、协办大学士等职,谥文达。纪昀贯通儒家典籍,旁及百家,乾隆三十八年(1773

  • 一琴一鹤轩诗草

    二卷。清高凤阁(?-1844)撰。高凤阁,字佩文,号友兰,浙江仁和(今浙江杭州)人,高崇文之长女,叶文谦之妻,清代画家、诗人。此书有道光间刊本,年代不详。

  • 新校晋书地理志

    一卷。清方恺撰。方恺,江苏阳湖(今武进)人。是书考证《晋书地理志》,指出其中许多谬误舛错,又根据沈约《州郡志》、魏收《地形志》、郦道元《水经注》,以及杜预、张华、京相璠、皇甫谧、刘逵等人著述辨驳校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