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通城县志

通城县志

①九卷,清盛治纂修,丁克扬增修。丁克扬,字琴溪,浙江萧山人,进士,官通城知县。县志自宋熙宁升镇为县后,邑人何隆于明弘治六年(1493)创修,万历二十六年(1598)邑人舒大猷续修,崇祯九年(1636)县令赵三台补修,顺治九年(1652)县令盛治重修县志序。至康熙十一年(1672),丁克扬莅任,奉檄修辑县志,以佐省志采辑之用。通城值兵燹之后,四境初平,人文凋谢,户口衰零,百废待举,旧志散佚殆尽,难于搜集。丁克扬求得旧志数本,籍为底稿,采诸家乘俾史以广见闻,访断碣残碑以征事实,历数月仓促成书。顺治九年(1652)初刻,康熙十一年增刻。此志体例未能尽合,如缺学校志,其子目也有可议者,如善政志,附申详清文、惠民不费、条编输纳、空总便民、革富民马、均平粮差、剔收除弊、定法催正、革除陋规等类,所列各目,殊不雅驯,至舆图、田赋、艺文、杂志,则抄录旧志,无所损益。② 二十四卷,首一卷,补遗一卷。清郑菼修,杜煦明、胡洪鼎等纂。郑菼,字慕韩,河南罗山县人,进士,官通城知县。县志自康熙十一年丁克扬修后,道光二十三年(1843)重修,脱稿未付梓,嗣因乱事频兴,屡经兵燹。同治四年(1865),郑嗣奉饬令各州郡县编订志书,延邑人杜煦明、胡洪鼎,教谕钟寿朋,训导卢殿才等分任纂修,并取道光县志参酌损益,书成于同治六年(1867)。分疆域、山川、沿革、建置、学校、礼制、载秩、选举、人物、艺文、庙宇、古迹、茔墓、祥异、兵事、杂记、补遗。分目一百三十。此志山水形势,始终不改,风土物产,今昔不殊,均遵旧志,按序详载。建置沿革,改号易属,断自何代,官署市镇,修于何时,据实考核,依次编入。学校,道光以前规模宏备,兵燹后概遭倾毁,备录以待兴复。礼制,于现行典礼详细毕登。选举,姓氏科目依旧载明,补辑遗漏。人物,分列忠义节烈,采访无遗。艺文,旧志搜罗遗滥,此志则大加删削。兵事,见闻所得依类补编。杂记,事宜记载,无类可归,别为一编附后。补遗,得之甚迟,不容见弃,汇集分列以免遗失。此志选取甚宏,编次也颇有序。

猜你喜欢

  • 道德经考异

    二卷。清毕沅(详见《夏小正考注》)撰。据毕沅自序所述,所见《老子》注家,不下百余本,其佳者有数十本。唯唐代傅奕注本多与古本相近,所以就傅奕本互相参照、校注,间有不合于古本的,就采众说以定所从。《道德经

  • 丛语

    十二卷。明吴炯(生卒年不详)撰。吴炯字晋明,松江华亭(今上海)人。万历十七年(1589)进士,官兵部主事、杭州府推官等。后乞假归,久之起故官。天启中累迁南京太朴寺卿。魏忠贤党人石三畏,追论吴炯党庇顾宪

  • 吉林提法司第一次报告书

    五卷。清吴焘撰。吴焘,字子明,云南保山县人。清光绪进士。是书为宣统元年(1909)其任吉林提法使时所编。卷首为谕旨奉折,卷一为司署,下为写真类、文牍类、章程类,有司署职员经费及省城全部经费各表卷二为审

  • 华岳全集

    十三卷。明曹士抡撰。曹士抡,官华阴县知县。《华岳全集》明万历刻本,共十三卷。分二十二类。首图说。次峰麓名胜纪。次物产。次灵异。次封号考。次祭告文。次文。次碑记。次碑铭。次纪略。次状书。次辩。次颂。次赋

  • 使西纪程

    一卷。清郭嵩涛撰。郭嵩涛(1818-1891),字伯琛,号筠仙,晚号玉池老人。学者称为养知先生。湖南湘阴人,道光间进士,官至兵部左侍郎,光绪二年(1876)奉命出使英国,当年十月十八日上海出发,十二月

  • 集程朱格物法

    一卷。清代王澍(1668-1743)撰。作者针对陆(九渊)王(守仁)学说中“格物者为格去物欲,还虚明之本体”的观点,摘取程朱学说中的关于“致知格物”的重要论述加以驳斥,旨在批驳陆王学说。

  • 易图识漏

    无卷数。明黄芹撰。芹字德馨,号畏庵,福建龙岩人。蔡清的弟子。正德九年(1514)以岁贡生官海阳县训导。该书为发明先天图学而作,前有正德二年(1507)自序,称易图凡二十七面。但检书中新旧诸图共有二十八

  • 大转轮

    一卷。清徐石麒(详见《买花钱》)撰。杂剧《大转轮》共四折,取材于宋元评话中讼狱一类,写司马貌断狱之事。本书收于《垣庵词曲六种》本中。

  • 无声诗史

    七卷。清姜绍书撰。姜绍书字二酉。丹阳(今安徽当涂县内)人。所著《韵石斋笔谈》中自称前明时曾为南京工部郎。其它则不可考。此书前四卷是辑明代画家,从洪武直至崇祯,共二百零一人。第五卷为女画家史,共二十二人

  • 正月

    正月繁霜,我心忧伤。民之讹言,亦孔之将。念我独兮,忧心京京。哀我小心,癙忧以痒。父母生我,胡俾我瘉?不自我先,不自我后。好言自口,莠言自口。忧心愈愈,是以有侮。忧心惸惸,念我无禄。民之无禄,并其臣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