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郑少谷集

郑少谷集

二十五卷。明郑善夫(1485-1523)撰。郑善夫字继之,号少谷,闽县(今福建福州)人。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因父母丧,正德六年(1511)始为户部主事,以清操闻名。官至礼部员外郎,著有《郑少谷集》。此集为康熙二年(1662)郑衍祖等人所刻,题名为《郑少谷先生全集》,共二十五卷。郑善夫善诗,其诗崇尚杜甫,集中多摹拟杜甫之作,诗风悲壮,气格也较雄浑。在学杜的诗人中,他的成就较为显著。王士祯《池北偶谈》评论说:“宋明以来,诗人学杜子美者多矣。予谓子瞻得杜气,鲁直得杜意,献吉得杜体,郑继之得杜骨。”王世懋《艺圃撷余》亦称:“郑善夫气骨棱棱,差堪旗鼓中原。”潘德舆《养一斋诗话》则称:“郑少谷能在七子之外别树一帜”。陈田《明诗纪事》认为:“少谷清才,集中仿魏晋以来,无所不有,但摹杜为多耳。大约气格雄浑,五律、歌行最胜;音节浏亮,七言律绝为优。但摹极肖,融化为艰,短制编工,大篇未化。其品次在何、李、边、徐之亚,徐子不及也。”此说较为中肯。此外,《郑少谷集》还有嘉靖年间汪盛刻本,此本包括《郑文》十五卷,《郑诗》十三卷,附录三卷;另有崇祯九年(1636)刻本,题名为《郑少谷先生全集》,共二十卷。

猜你喜欢

  • 四六丛珠汇选

    十卷。明王明嶅(约1593前后在世)编。王明嶅,字懋良,福建晋江(今泉州)人。生卒不详。万历七年(1579)举人。官至宁波府(今宁波等地)通判。宋叶适所编《四六丛珠》凡四十卷,见于《千顷堂书目》,明时

  • 阆风馆诗集

    二十二卷。明马朴撰。生卒未详。马朴,字敦芳,同州(今陕西大荔)人。万历四年(1576)举人。授景州守、补易州、擢襄阳知府,迁云南监察御史。事迹具详《(康熙)同州府志》列传。此编共古体诗一卷、四言古诗三

  • 鞠通乐府

    三卷。清沈自晋(1583-1665)撰。沈自晋字伯明、长康,号鞠通生、西来公,江苏吴江人。弱冠即补博士弟子员。于书无所不窥,而尤通音律。尝从伯父词隐沈璟先生作东山之游。一时海内南词家,如范香令、卜大荒

  • 马氏文通

    见《文通》。

  • 诗经提纲

    一卷。清姜炳璋(生卒年不详)撰。炳璋字石贞,号白岩,象山(今浙江象山县)人。乾隆十九年(1754)进士,官石泉县知县。博通经史,著有《诗序补义》二十四卷,《读左补义》五十卷,《诗经提纲》一卷,《周礼提

  • 快书

    五十卷。明闵景贤(生卒年不详)、何伟然(生卒年不详)同编。闵景贤,字士行,乌程(今浙江省湖州市)人。何伟然,字仙臞,仁和(今浙江省杭州市)人。二者生平事迹俱不详。此书割裂诸家小品五十种,汇编为一集。大

  • 琼台诗话

    三卷。明蒋冕(约1500前后在世)撰。其生平详见《湘皋集》辞目。蒋冕为邱浚之门人,是书为蒋氏聚集其师生平吟咏,依照《环溪诗话》之例,各详其本事。此书共七十五条,大多是溢美之词。《四库全书总目》列为存目

  • 脉表诊病论

    一卷。英国散特生(生卒年不详)撰,英国傅兰雅(详见《化学卫生论》)译。此书主要论述脉表之用处、心等数种病之根源。此书以前,法国医士马利曾编制脉表,用来观察人身血脉清浊虚实诸象,故散特生著此书以明马利之

  • 菩萨地持经义记

    四卷。隋代释慧远撰。慧远生平事迹详见《维摩诂所说经义记》条。《菩萨地持经义记》亦名《菩萨地持论》。此经记原本为五卷,各分上下。今所存有第三卷(下)、第四卷(上、下),第五卷(下)合为四卷。分别见诸续藏

  • 奉阳草堂诗集

    二十卷。明郑撰。其生卒年未详。十六岁即以能诗名。其《赠满震寰太仆三黜》诗,当时为文养孟所称诵。后因《黄芝歌》忤魏忠贤得祸,搜捕逃匿,家人以其原稿尽付水火,故其少作尽逸不存。后系锦衣狱中,曾手自删定旧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