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金华县志

金华县志

①十卷。明胡颂纂修。胡颂,金华县人。《金华县志》万历二十六年(1598)刻本。此志分舆地、官政、人物、杂志四大类,惟以艺文析出,别立一类,为内外篇。又添立要害一目,均为卓识。纂修者姓氏一页,应改订于义例之次。②十卷,图一卷。清赵泰甡修,张纂。赵泰甡,曾任金华县知县。此志为康熙三十四年(1695)刻本。全书十卷图一卷,此志盖抄袭万历胡颂志原文,略加改动。于子目中稍为更置。如胡志为义例,此志为凡例。胡志例十六条,此志则十条,其九条皆录胡志原文。胡志五类,此为五类。惟以官政类中贡赋门移置方舆类,以人物类中仕进门移置官政类,改其名为选举。于人物类增立诸科恩荫、例贡、儒官、椽吏、耆德、流寓七目。杂志类去遗学、传疑二目,而胡志遗学、传疑具在。艺文类胡志为内外篇,此为上下篇,内容如故。官师、选举,增载至康熙三十年,寥寥数页而已。其印校谬误,简篇错落。有道光志在,此志不足观览。③十二卷,首一卷。清黄金声修,李林松纂。黄金声,道光初年金华县知县,广西上林人,嘉庆二十五年(1820)进士。李林松,江苏上海人,嘉庆元年(1796)进士。前户部员外郎,此志为道光三年(1823)刻本。分为:卷一疆域志,目为沿革表、山川、形胜、坊隅、乡都、风俗、物产。卷二田赋志,目为户口、田数、赋役。卷三至卷四建置志,目为城置、学校、坛庙、桥渡、坊表、宅墓、寺观。卷五官师,目为历官表、宦绩。卷六至卷十人物志,目为选举表、列传,以年代为次,不为类别,列女传四,目为列女。卷十一艺文志,目为经部、史部、子部、集部。卷十二杂志,目为祥异、兵灾、古迹、遗事、序录、辨证。此志体例大雅,设辨正一卷,考证精审。考举郡名,删除星野,足纠前志之误。在近代浙江省诸志中为佳志。现有民国四年(1915)铅印本。

猜你喜欢

  • 金华府志

    三十卷。清张荩修,沈麟趾纂。张荩字敬庵,三韩人,康熙十年以内国史院中书,出任金华府知府。金华自宋、元时有志,后均未流传于世。明成化时,始定府名,郡守周宗智为府志二十卷。万历时郡守王懋德续前三志。《金华

  • 校注字鉴

    五卷。清方成珪(生卒年不详)撰。成珪字国宪,号雪斋,瑞安(今属浙江)人。嘉庆戊辰(1809年)举人,历官海宁州学正,宁波府教授。精小学,尤嗜校雠古籍。是书系考订元李文仲《字鉴》之作。参照钱馥校本,每字

  • 拳拳录

    二卷。清李衷灿(生卒年不详)撰。衷灿号梅村,含山(今属安徽省)人,曾从学鹿善继、孙奇逢等人,官拜荆门州知州。本书共两卷,分内、外两篇。内篇记其讲学言论,认为人心本有觉悟,是可以转迷为悟的,性是永远不变

  • 诗经要义

    二十卷。宋魏了翁(1178-1237)撰。了翁字华父,谥文靖,邛州浦江(今四川省邛崃县)人。有《周易集义》十一卷已著录。考《宋史·儒林传》及《宋志》,魏氏著述计有《鹤山全集》、《九经要义》、《周易集义

  • 止止堂集

    五卷。明戚继光(1528-1587)撰。戚继光,著有《练兵实纪》。据《千顷堂书目》载,戚继光有《止止堂集》,无卷数。又有《横槊稿》三卷、《愚愚稿》一卷。今此本《横槊稿》亦三卷,《愚愚稿》则多一卷,共为

  • 春秋国都爵姓考

    一卷。补一卷。清陈鹏撰,曾钊补。陈鹏字鹿苹,嘉善(今浙江嘉善)人。曾钊字勉士,南海(今广东南海)人。清代学者顾栋高《春秋爵姓存灭表》分国按年编排,将有爵无姓者也杂载于其中,难于检索。陈鹏将春秋一百二十

  • 里塘志略

    二卷,清陈登龙纂。陈登龙,字秋坪。陈登龙,留心吏治,嗣补青神令,调辨里塘粮务,其尽心整理,考其山川夷险,民出利弊、土司沿革,详为记载,编纂此志。《里塘志略》嘉庆十二年(1807)编,十五年(1810)

  • 蓬窗日录

    八卷。明陈全之(生卒年不详)撰。陈全之字粹仲,闽县(今福建省福州市)人。万历进士。此书共八卷,分世务、寰宇、诗谈、事纪四门,每门各二卷。其中世务一门,多有可采之处,对时事等多有议论。其寰宇一门,则多采

  • 中兴间气集

    二卷。唐高仲武(生卒年不详)编。高仲武自称渤海(山东滨县)人。然唐人类多署郡望,未知确贯何地。其事迹亦无考。约唐代宗、德宗年间在世。此书选录“安史之乱”后,肃、代二宗集“中兴”时期的诗歌,故名。前有自

  • 深宁年谱

    一卷。清张大昌(生卒年不详)撰。该书记南宋大儒王应麟事实。就钱大昕与陈仅各撰《王深宁年谱》分别取舍,又复广为搜集考证而成,增益颇多。谱后记所著书目,并著其存佚。复录陈著、袁楠、郑觉民、全祖望等诗文记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