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钟鼎字源

钟鼎字源

五卷。清汪立名(生卒年不详)编。立名号西亭,婺源(今属江西)人,官工部主事。此编成于康熙丙申(1716年),其自序称:“金石虽皆传自三代,而铭器与篆碑之文,不容相同,乃专采钟鼎文,依今韵编次为五卷。其石刻之类于铭款者,惟附录石鼓文,其他碑篆则皆不收。”汪氏虽知铸金刻石文字体制不同,但却不知钟鼎文中又有时代之分、音释之异与真伪之别。秦权秦斤之文字颇近小篆,汉镫汉壶之文字时参隶体,汪氏一概视为钟鼎文,混淆殊甚。欧阳修《集古录》所载晋姜毛伯诸鼎,杨南仲,刘攽训释不一,却不加考定是非。《啸堂集古录》所载《比干铜槃铭》,宋人皆斥其伪托,竟然一并载入。卷末所列二合、三合、四合之字,皆不注出典,尤无根据。统而观之,其书盖以《金石韵府》为主,又取《博古》、《考古》诸图参校之,所以不免有许多舛误。《四库提要》据河南巡抚采进本著录于《存目》中。

猜你喜欢

  • 介存斋文稿

    二卷。清周济(1781-1839)撰。周济字保绪,又字介存,号未斋,晚号止庵。江苏荆溪人。济九岁能属文。稍长,深沉有远志,与同郡李兆洛、张琦以经世学相切磋,好读史,尤喜观古将帅兵略,兼习骑射击刺,艺绝

  • 梅国集

    四十一卷。明刘节(约1520前后在世)撰。刘节,字介夫,号梅国,大庾(今江西大余县)人。生卒年不详。弘治十八年(1505)进士,历任浙江布政使,颇有治声。累官至刑部侍郎。著有《梅国集》、《广文选》、《

  • 读易随抄

    无卷数。不著撰人名氏,也没有序目。其书采用反对之说,除了乾、坤、颐、大过、坎、离六卦两名并列外,其余的五十八卦都每二卦顺逆相对画之,所解多参以人事。虽然以随抄为名,其实是杂采诸家之言而融贯以己意,不出

  • 徐饴盦先生遗书

    无卷数。清徐养原撰。此书是作者的札记、考订之类的著述。所考书籍主要有《字说》、《明堂说》、《井田议》、《黑水考》、《朝鲜疆域考》、《孔子生年月考》、《孟蜀石经考》、《校淮南子》、《注五代史记例》、《御

  • 时节气候抄

    六卷,首一卷。喻端士撰。喻端士,清嘉庆前后南昌人,《贩书偶记》时令类著其书为“道光元年(1820)密香庵刊”。

  • 平定粤寇纪略

    见《平定粤匪纪略》。

  • 方言疏证补

    一卷。清王念孙撰。王念孙生平见“广雅疏证”。是书旨在补注戴震《方言疏证》,间亦订正卢文弨、丁杰两家之说。前列戴氏疏证,后附按语。全书起自卷一“党”条,终于“允”条,计补二十条。为王氏未竟之稿。1925

  • 春秋贯解

    不分卷。清王尚概撰。尚概字季平,号羲川,天水(今甘肃天水)人。潜心经义,所著有《十三经管见》及《诸经贯解》若干卷。该书撰成于清道光年间,到民国年间才由其曾孙王汝翼将该书与《易解》等合刊为《羲川遗书》。

  • 春秋图说

    无卷数。不著撰人。此书掇取宋人杨甲《六经图》中的部分,摭拾冯继先、苏轼、郑樵诸家之说,厘为一书,列目一百二十二,卷首为十二公年谱;中间是列国世次、舆地山川名号及《经》、《传》所载名物典故,皆有图说;卷

  • 禹贡山川郡邑考

    四卷。明王鉴撰。其生卒年不详。鉴字汝明,号继山。无锡(今属江苏省)人。明代学者,著名画家王问之子。嘉靖四十四年(1565)进士,累官吏部稽勋郎中,后进尚宝卿,改南京鸿胪卿,官至太仆寺卿。鉴有学行,亦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