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铜陵县志

铜陵县志

①十卷。明熊荩臣修,何自谦纂。熊荩臣,字念斋,云南昆明籍,江西金溪人,举人,明万历十一年(1583)来任铜陵县知县。铜陵有志,自明永乐始,历弘治、正德、嘉靖,虽更四修,然伪舛缺略,皆非佳作。自嘉靖四十二年(1563)纂修之后,至是复二十余年,中间兴建因革,多有不同,熊荩臣莅任铜陵之始,即访求邑乘,病其芜蔓弗核,创议重修,延何自谦总其事,订辑旧文,参益新事,于万历十五年志成。此志体例不务新奇,于旧志之缺误粗略,亦多所增补订正。礼仪、祀典,只载本邑中独有者,至于通行者,此则摒而不书,亦较旧志为有体。有明万历十五年(1587)刻本。②十四卷,图一卷。清朱成阿等修,史应贵等纂。此志始修于清乾隆十二年(1747),中经朱成阿、钱金殿、李青岩各县令修辑,至二十二年(1757)志成。此志以图列之卷首;卷一为沿革、星野、疆域、山川;卷二为城池、官署、宫守;卷三为学宫、武备;卷四为户口、田赋、积贮;卷五为坛迹、庙宇;卷六为乡耆、风俗;卷七为选举、武科、征辟、赀选、封荫;卷八为名宦、乡贤、乡宾;卷九为政事、忠贞、孝友;卷十为笃行、义行、文学;卷十一为隐逸、游寓;卷十二为列女;卷十三为方伎、仙释、祥异、古迹、兵氛;卷十四为艺文。此志门类,堪称完备,就其内容,实为简略。其于卷七中设赀选一目,为他志书所未有,亦为有见。有清乾隆二十二年(1757)刻本、民国十九年(1930)铅印本。

猜你喜欢

  • 列子辨

    二卷。清复堂撰。此书原无撰者名氏,据此书前载有康熙壬寅(1722)年作者自序,署其号为复堂,而其人姓名及生平事迹均不详。宋人注解《列子》者,有江遹作《冲虚至德真经解》八卷,已著录。又有林希逸作《冲虚至

  • 秘阁帖

    十卷。卷首有“秘阁帖”,卷末题有“宣和二年三月一日奉圣旨摹勒上石”等字样,且年月之上盖有“御书”之印。其正文十卷中,前四卷分别为王羲之、王献之父子书,第五卷为晋朝诸王氏书迹,第六卷为羊欣、索靖、谢庄、

  • 五鹊别集

    二卷。明卢宁撰。生卒年不详。卢宁字献子,号冠岩,南海(今广东)人。嘉靖二十三年(1544年)进士。官至登州府知府。受业黄佐之门,佐乐典序即卢宁所作。此集中所收官南京刑部时讲学新泉精舍之作,是门人程子明

  • 尚书章句内篇

    五卷,《外篇》二卷。清任启运撰。本书以伏生所传《今文尚书》为内篇,以古文溢出今文者为外篇。内篇成于康熙戊戌(1718年),外篇完成于乾隆癸亥(1743年),前后相距二十多年,可见任氏用力之勤。原稿久佚

  • 艺话甲编

    五卷。明茅元仪(1595-1641)撰。茅元仪字止生,号石民,归安(浙江湖洲)人。茅坤之孙。官至觉华岛副总兵。著述宏富。有《平巢事绩考》等。此编皆评诗论文之语。原在嘉靖间,茅元仪之祖父茅坤与王世贞争名

  • 永观堂海内外杂文

    二卷。王国维(1877-1927)撰。此稿辑于丁巳(1917年)之冬,收文五十七篇,除训诂史论之外,又间收散文若干。王国维一九一六年就职上海圣明智大学,主编学术杂志,致力于物名训诂、声韵、古文字、古器

  • 金石索

    十二卷。冯云鹏撰。冯云鹏,字海宴,通州(今江苏南通)人。此书系冯云鹏与其弟冯云鵷二人同辑,是一部综合性的古器物图谱。书成于清嘉庆末年。从乾隆时起,由于金石学盛行,有人把铜器和石刻或其他器物汇合在一书中

  • 天禄阁外史

    八卷。旧本题汉黄宪(生卒年不详)撰。此书前有晋谢安、唐田宏、陆贽题词,每篇又有宋韩洎赞,王鏊为之序。但这些词文语句鄙陋,内容、风格如出一辙,显系一人所为。又朱国桢《涌幢小品》记载,徐应雷《黄叔度二诬辨

  • 了翁易说

    一卷。陈瓘(1060-1124)撰。陈瓘,字莹中,自号了翁,学者称了斋先生。北宋南剑州沙县(今福建沙县)人。为官屡与权要相悖,仕途不达。少好读书,笃学有识,为人谦冲,语不苟发。《了翁易说》又名《了斋易

  • 广东财政说明书

    十六卷。清广东清理财政局编。是书卷一有凡例、总说、岁入门类目。全省入款总表,卷二,卷三为田赋上下,卷四为盐课税厘,卷五为关税,卷六为土药税,卷七为正杂各税及捐输、官业收入,卷八为杂收入,卷九为“岁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