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雁楼集

雁楼集

二十五卷。明徐士俊(1602-1681?)撰。徐士俊原名翙,字三有,号野君,仁和(今浙江杭州)人。士俊工杂剧,多至六十余种。今存有《洛水丝》、《春波影》各一本,收集在《盛明杂剧》中;另有与汪淇合撰的《尺牍新语》,并著有《雁楼集》等。是集首卷为赋,卷二至卷十二为古今体诗,卷十三为诗余,卷十四为词余,卷十五至卷廿四为杂文,卷廿五为杂剧。士俊所作《弄珠楼》、《琵琶亭》,无不沁人心脾;长短句亦如其诗,套数小令也很出色。卷廿五有杂剧《春波影》四折,《洛水丝》南北合套一折,均有异曲同工之妙。首有顺治甲午(1655年)友人王潞作的序文。《雁楼集》有清顺治刻本存世。

猜你喜欢

  • 武备三大秘书

    六卷。原题秀水施永图山公氏辑,男施衮、施裘、施冕参较。施永图字山公,一字明台,秀水(今浙江嘉兴)人。光绪《嘉兴府志·秀水文苑传》载:永图由贡生仕至凤泗道,归里后,著《五经四书慧解》、《历代纪异》等书。

  • 历代刑官考

    二卷。清沈家本撰。沈家本(1840-1913),字子焜,号寄簃,浙江吴兴(今湖州市)人。光绪进士,官至山西按察使、修订法律大臣等。清末,朝廷内外议论更改官制之风颇为强烈,沈家本就是为了适应这种形势而著

  • 列异传

    三卷。三国魏曹丕(187-226)撰。曹丕字子桓,曹操长子,曾为五官中郎将,副丞相,后立为魏太子,曹操死后为丞相。公元220年,代汉自立,国号“魏”。曹丕博学多才,《三国志》卷二《文帝纪》称他“好文学

  • 读书杂记余编

    即《读书杂志余编》,二卷。清王念孙(1744-1832)撰。王念孙生平事迹详见《广雅疏证》。王念孙遍读经史百家之书,精通音韵训诂,撰有《读书杂志》一书,自嘉庆十七年(1812)以后,陆续刻板发行。死后

  • 堂邑县志

    ①三卷。明王应乾修,郭毓秀增修。王应乾,淮阴人,万历二十八年(1600)年进士。三十五年(1607)任堂邑知县。郭毓秀,古鄗人,顺治二年(1645)任堂邑知县。按堂邑志,创修于明万历二十年(1592)

  • 李氏春秋

    一卷。周李氏撰,清马国翰辑。李氏佚名,《汉书·艺文志》儒家《李氏春秋》二篇,叙次于公孙固羊子之间,据此,马国翰认为李氏为战国时人。其书《隋书·泾籍志》、《唐书·艺文志》均不著录,佚已久矣。惟《吕氏春秋

  • 璿玑图诗读法

    一卷。明康万民(生卒年不详)撰。康万民字无沴,武功(今陕西)人。苏蕙织锦回文,古今传为佳话。刘勰《文心雕龙》称回文所兴,道原为始,则齐、梁之际,尚未见其图,此图及唐则天皇后序,均莫知所从来。考晋书《列

  • 屈辞精义

    六卷。清陈本礼(1739-1818)撰。陈本礼,字嘉会,号素村,江都(今江苏江都县)人。家藏书颇多,有别业名匏室,收储宏富。偶得宋版精本,尤珍藏之。曾立诗社于城南角里庄,将名流酬唱编为《南村鼓吹集》。

  • 诗义堂集

    二卷。《后集》六卷。清彭辂(约1561年前后在世)撰。彭辂字敬舆,号泰来,广东高要人,生卒年均不详。少喜欢诗古文辞,古文金石都有成书。尤其是诗学的功力颇深,其特点是不为旧制所限,敢于创新,可谓群雅之才

  • 九九乐府

    一卷。清陈孤湣、郑亦亭(生卒年均不详)著。陈孤湣号鉴湖老髯。此集模仿清潘柽章、吴炎《今乐府》体,与其友郑亦亭合著。其内容为吟咏明朝之事,多含故国之思。因摘题八十一,合为九九之数,故名《九九乐府》。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