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零陵县志

零陵县志

十五卷,附补遗一卷。清稽有庆修,刘沛纂。稽有庆,字伯润,江苏无锡人,举人,曾任零陵县知县。刘沛,龙山人。《零陵县志》光绪二年(1876)刻本,共十五卷,附补遗一卷,分为:卷一地舆,其子目曰星野、疆域、山川、形势、墟里、沿革、古迹、陵墓、物产。卷二建置,其子目曰城池、街巷、官署、仓库、公廨、坊表、津梁、邮铺、藩封。卷三祠祀,其子目曰坛庙、寺观。卷四田赋,其子目曰户口、赋税、盐政、积储。卷五学校,其子目曰规制、学额、学租、书院、风俗。卷六官师。卷七选举,其子目曰科目、荐举、例纳、封荫。卷八至卷十一人物,其子目曰孝义、忠义、儒林、文苑、仕绩、流寓、隐逸、方技、仙释、耆寿、列女、寿妇。卷十二事纪,其子目曰兵制、寇变、祥异。卷十三至卷十四艺文,其子目曰书目、金石。卷十五以杂记、补遗终焉。此志虽承袭旧志而作,而体例适当改动,其较旧志故实增而卷帙约。山川条贯源流,考证详尽,且附录前人题咏,俾资省览,不类寻常循名铺叙。其艺文于前贤著述搜采详备,于书目下必有所注释,或载其序文。金石则于唐碑宋碣靡有遗漏,不独系其时代,注其存佚,必更悉明所在之地,亦别具卓识。杂记所缀,皆取能补史事励末俗之文词,力辟荒诞鄙俚之语,则尤为可贵。该志尚有民国二十年(1931)郑桂芳、吴文增增刻本。

猜你喜欢

  • 好古堂书目

    无卷数。清姚际恒编。此为家藏书目,依四部编排,不附解题,前冠康熙五十四年(1715)姚之骃(1696-1766,姚际恒侄)序,后附《好古堂收藏宋元版本书目》。经部十二类:经总、易、书、诗、春秋、三礼、

  • 春秋公羊经何氏释例

    十卷。清刘逢禄(详见《尚书今古文集解》)撰。刘逢禄是清代著名今文经学家庄存与的外孙。庄存与治《公羊春秋》,著有《春秋正辞》,兼采众家,而以《公羊传》为主。刘逢禄受庄存与的影响,精通《春秋公羊传》,撰成

  • 田赋考辨

    一卷。清李塨(1659-1733)撰。李塨字刚主,号恕谷,河北蠡县人,康熙二十九年(1690年)举人,晚年授通州学正。李氏与其师颜元主张“经世致用”,世称“颜李学派”。李氏之《周礼传注》等书,《四库总

  • 角上明人尺牍

    二卷。清黄定兰辑。此帖收明代二十六人尺牍,为丰白庵、屠简、张东沙、丰南禺、屠行虚、沈佳则、俞文曦、李之文、陈后冈、范东明、汪长文、沈文恭、叶乡朗、杨梦亭、闻隐麟、沈云冲、柴以观、沈鸿泰、庄天目、李金峨

  • 春秋集传辨异

    十二卷。清赵培桂撰。培桂字月亭,汉南(今湖北宜城)人。咸丰初出知武安县事,后补汝州州同,不久调陈留。公务之余,潜心经学,专力著述。该书前有同治六年(1867)作者自序,知书始作于咸丰五年(1855),

  • 莲心室遗稿

    一卷。清俞富仪撰。俞富仪,生平不详,字宝娥,安徽婺源人,俞祖声之女,沱口郎传仁之妻,清代诗人。此书有民国初年刻本,书前有胡廷圭序言,江峰青、俞振书等题词,江峰青为其写有小传,其弟俞庸升写有节略,书后有

  • 定鼎奇闻

    见《新世弘勋》。

  • 读说文杂识

    一卷。清许棫(生卒年不详)撰。许棫字梦西,阳湖(今江苏武进)人。是出乃是随手札记,或录他人之说,或记自己之见,亦有本系他人之说,即以为自己所有者,如“衣”字以为当是象衣之形,此乃明朝人之说。力除改篆文

  • 小倦游阁法帖

    四卷。清张丙炎刻。所收皆包世巨一家之书。“小倦游阁”是包世臣斋名。第一卷为自书诗文及杂临古帖。第二卷删拟《书谱》。第三卷《〈十七帖〉疏证》。第四卷答问十二条。包世臣自负草书,自谓能上接王羲之。所著《艺

  • 邗江三百吟

    十卷。清林兰痴撰。林兰痴,甘泉人。阮文达之舅氏,广陵耆宿,曾协同程雪坪校仇《四库全书》,学识赅博,《邗江三百吟》嘉庆十三年(1808)刻本。全书共十卷,分为:卷一播扬事迹,卷二大小义举,卷三俗尚通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