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马氏家刻集

马氏家刻集

七种,三十卷。不著辑人姓名,当系马氏族人所编。有明马孟祯一种,《奏略》一卷。马孟祯字泰符,桐城(今属安徽省)人,明万历年间进士,任分宜知县,升御史;出为广东副使,又擢为光禄寺少卿,旋改太仆。其九世孙清马树华按时事年月重排《奏略》,并于每条奏疏下加有按语。有清马翮飞《翊翊斋遗书》一种(包括《翊翊斋笔记》二卷、《翊翊斋文钞》一卷、《翊翊斋诗抄》一卷);马翮飞字震卿,喜宋儒之学,举孝廉方正,不就。其遗书乃其曾孙马树华所编辑。其余均为马其昶所撰。马其昶(1855-1930),字通柏,晚号抱润翁。光绪年间举人,曾任学部主事、京城大学堂教习。民国时,当选为参政院参政,参加《清史稿》编撰,其著作较多。本书收其五种:《周易费氏学》八卷叙录一卷、《中庸篇义》一卷、《左忠毅公(光斗)年谱定本》二卷、《庄子故》八卷、《屈赋微》二卷。有清光绪年间刻本。

猜你喜欢

  • 警心类编

    四卷。明张位(详见《问奇集》条)撰。此书是张位罢相后所辑。所以书中多有老子谦退之旨、佛氏因果报应等。

  • 教习堂条约

    一卷。清代徐乾学撰。徐乾学见《读礼通考》条。此书是作者任学堂教习时所作的“学规”,主要内容是要求封建士子认真研读经史等书,以“明诸心,知所往”,最后“籍身朝庭,为国效命”。有《学海类编》本、《丛书集成

  • 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

    一卷。明徐孝编、张元善校。徐孝,明末顺天(今北京市)人,不仕。著《合并字学集篇集韵》二十三卷,《重订司马温公等韵图经》即是书所附之韵表。张元善永城(今河南永城县)人,彭城伯骐之后,袭封惠安伯。张氏卒于

  • 沁水县志

    ①十卷。清赵风诏纂修。赵风诏,江苏武进县人,康熙二十七年(1688)进士,康熙三十三年(1694)任沁水县知县。按沁水县志,创修于明成化间邑人户部尚书李瀚,其后隆庆间邑令扈文魁又加修纂,分礼、乐、射、

  • 周易爻辰申郑义

    一卷。清何秋涛撰。何秋涛字愿船,光泽人。道光二十五年(1845)进士,官到刑部主事。关于郑玄的爻表之说,清代的惠栋、张惠言等皆有撰述,而王引之、焦循则加以驳斥。作者认为现在所见到的爻表,并非是郑玄学说

  • 禹贡通释

    十三卷。清童颜舒撰。童颜舒字霁山,陕西洋县人,道光举人,官学博。本书有童颜舒自作“凡例”,首为《禹贡总考》,其他依次为《山川总考》、《九州分考》、《赋贡总考》、《山川附论》、《理财附论》,最后是《问答

  • 东方兵事纪略

    五卷。清姚锡光(1856-?)撰。姚锡光,江苏丹徒人,字石泉,清末拔贡。先后入李鸿章、张之洞、李秉衡幕,累保道员。宣统二年(1910年),曾迁至陆军部右侍郎。1916年,任参政院参政,1923年,授将

  • 对雨楼丛书

    五种,三十五卷。清缪荃孙(详见《云自在龛丛书》)编。此丛书影印古籍旧刻,多有价值。如宋黄休复《茅亭客话》十卷,记西蜀之事,曾刊于《津逮秘书》中,也有旧本流传。士礼居藏有三本,一为宋刊本,一为旧钱罄室家

  • 往日生论注

    二卷。元魏释昙鸾(476-542)撰。昙鸾,生于今山西省大同市的雁门,因家近五台山,自小听说了有关文殊菩萨灵异的传说,使幼小心灵对佛教神奇打下深刻烙印。十余岁时,即登山访寻,各见遗迹,依佛教出家。由于

  • 定远县志

    十二卷,清杨慧修,孔传庆、朱昆玉纂。杨慧,字定生,江苏金匮人,荫生,清道光初年来知定远县事。定远县志,始于明弘治十一年,嘉靖十四年知县高鹤重修之,然记载简略,《四库总目》尝举其体例冗杂,非成志体。自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