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四库百科>黄梨洲年谱

黄梨洲年谱

三卷。清黄炳垕(1815-1893)撰。炳垕字蔚亭,浙江余姚人,系谱主七世孙。谱主黄宗羲(1610-1695),是明末清初著名思想家、史学家,字太冲,号南雷,学者称梨洲先生,浙江余姚人。明末曾领导复社成员坚持反宦官权贵的斗争。清兵南下时曾组织武装抵抗,被鲁王任为左副都御史。明亡后隐居著述,屡拒清廷征召。与孙奇逢、李颙并称三大儒。学问极博,对经史、佛、老、天文、历算等无不研究,著有《明儒学案》、《明夷待访录》、《南雷文定》等多种。此谱据碑传、文集、方志、野史等编纂而成。于诸家异说,有所补正。可资研究谱主生平思想之参考。卷首有编者序,末有跋。此谱成于道光二十五年(1845年)。有同治十二年(1873年)黄氏家刊本。另有光绪二十五年(1899年)重刊本,光绪年间刊有《留书种阁集》本,光绪三十一年(1905年)杭州群学社石印《黄梨洲遗书》本等。

猜你喜欢

  • 越望亭诗集

    二卷。明陈鹤(?一1560)编。陈鹤,字鸣野,一作鸣轩,号海樵生。山阴(今属山西)人。嘉靖四年(1525)举人,官至绍兴卫百户。越望亭在绍兴卧龙山巅,前对秦望,初名“望海”,后更此名;或曰为越地之望,

  • 曲韵骊珠

    一卷。又称《韵学骊珠》。清沈乘麟撰。沈氏字苑宾,娄湄人。他的外甥郁仲鸣将此书介绍于周少霞。周氏在乾隆五十七年(1792年)为此书作的序云:“而其中分十九韵为二十一,定入声为八韵,此其识之最大者。”其韵

  • 五经今文古文考

    一卷。清吴陈炎(生卒年不详)撰。吴陈炎字宝崖,浙江钱塘(今杭州)人。少负诗名,毛奇龄、朱彝尊都为之倾倒。中年与王士祯、宋荦友善,宋荦曾以国士见称。后出知荏平县,不久罣吏议归。除本书外,还著有《春秋三传

  • 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

    一卷。陈代释慧思撰。慧思生平事迹详见《受菩萨戒仪》条。《南岳思大禅师立誓愿文》是慧思陈永定二年(558)于南光州齐光寺造金字摩诃般若经时所作的发誓愿文。该誓愿文共分二部分,第一部分:讲述慧思有生奉佛以

  • 李氏学乐录

    二卷。清李塨(1657-1733)撰。李塨字恕谷、刚主,直隶蠡县(今属河北)人。李塨曾向毛奇龄学习五音七声十二律以器色相配之说。作有《宫调图》、《七调全图》、《十二律旋相为宫隔八相生合图》、《五音七声

  • 东南纪闻

    三卷。撰者不详。从所载的内容看,大约是宋末、元初人所作。此书元以前诸家书目均不载,原本早已亡佚,卷数无考。清修《四库全书》时,馆臣从《永乐大典》中录出,分成三卷。共计八十四条,书中内容大部分是追记南宋

  • 序芳园稿

    二卷。明赵伊(约1545前后在世)撰。赵伊,字子衡,浙江平湖人(生卒年不详)。嘉靖二十年(1592)进士,官广西按察副使。本稿共二卷。为其甥沈懋孝所选,附有刘子伯的评点。其诗时有清新通脱之气,却酝酿未

  • 程一夔文甲集

    八卷。《续编》三卷。《文乙集》四卷。《续编》三卷。《诗甲集》四卷。《诗乙集》六卷。词一卷。清程先甲(1874-1932)撰。程先甲,字鼎丞,又字一夔,江苏江宁人。清举人,历任江苏教育总会两江学务,江宁

  • 温飞卿集笺注

    九卷。明曾益(详见《左略》)撰。是书为清人顾予咸补注,顾嗣立重校。曾益于明代天启年间为温庭筠诗作笺注,成《温八叉集》四卷。清初人顾予咸惜其“缺佚颇多,援引亦不免穿凿”,便在曾注基础上重新作了补注,事未

  • 玄微子

    一卷。旧本题鬼谷子(生卒年不详)撰。见《鬼谷子》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