读音:Wūěrhújǐ【源】 清满洲八旗姓。凡二派,出松花江、乌苏哩等地(23,63,180,260)。【变】 ①一作〔乌尔湖济〕(180)。②清正蓝旗满洲前锋德尔赫之妻为吴尔胡济氏(260),〔吴尔
读音:hé吴后有阖氏。(见《路史》)
读音:Língzhōu【源】 见《中华大字典》(91)。或即泠州氏。历史上罕见复姓。《中华大字典》收载,其注“伶”字曰“伶舟,复姓。”疑乃“伶州”之讹;或为其别族。
读音:qiū【源】 ①系自姜姓。春秋时齐太公封于齐,而都营丘(故城在今山东昌乐东南),其支庶居于营丘者,遂以丘为氏,见《风俗通》(1,7,9,21,60)。②春秋时鲁左丘明之后,见《风俗通》(1,9,
读音:Zhātèhēi【源】 清满洲八旗姓,世居额穆赫索罗(23,63,180)。【人】 扎特黑海部,清正黄旗人,以征吴三桂等之功,授三等轻车都尉(23)。清代满族姓氏。《清通志·氏族略》收载,乃
读音:qí yè【综】 战国秦惠王时有祁射子,见《说苑》(17,62)。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词典》 引 《姓觿》收载并注此音; 《姓氏考略》亦收,其注“祁夜”云:“晋有祁夜氏,祁夜大夫之后。
读音:sāng shuǐ与“承桑”同。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其注云: “即承桑氏。”其注“桑”亦云: “神农娶承桑氏,亦作桑水氏,桑姓所出也。”
读音:cái见《姓苑》。
读音:Shì【源】 ①伏羲帝有六佐,其一为视墨,见《论语·摘象辅》。一作视默,为视姓之始(60,62)。亦见《姓苑》(7,9,15,21)。②晋时鲜卑族有此姓(62)。【变】 一作式(17)。【布】
读音:jī【源】 见《万姓统谱》(15)。【布】 上海嘉定(351)、浙江上虞(279)、河北三河(285)、江苏武进(314)、甘肃永昌(392)、台湾台北、台南(68,261)等地均有此姓。【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