之
【源】 见《姓苑》(9,11,12,17)。【望】 雁门(17,418)。【布】 江苏武进(314)、北京、辽宁沈阳(91)等地均有此姓。【人】 之马宇,汉时人,见《奇姓通》(21,62)。之辅,明时保昌人,洪武中任泰州教谕(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青海之天峻、辽宁之沈阳等地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初见於《姓苑》,未详其源。
汉代有之马宇; 明代有之辅,秦州教谕; 又有之福,锦衣卫指挥。
【源】 见《姓苑》(9,11,12,17)。【望】 雁门(17,418)。【布】 江苏武进(314)、北京、辽宁沈阳(91)等地均有此姓。【人】 之马宇,汉时人,见《奇姓通》(21,62)。之辅,明时保昌人,洪武中任泰州教谕(21)。
现行较罕见姓氏。今北京、青海之天峻、辽宁之沈阳等地有分布。《郑通志》、《续通志》之 《氏族略》亦俱收载,初见於《姓苑》,未详其源。
汉代有之马宇; 明代有之辅,秦州教谕; 又有之福,锦衣卫指挥。
读音:Láiluó【源】 西夏人姓(240)。
读音:Tǎěrhú’nǔtè【源】清蒙古八旗姓。世居克鲁伦(23,63,260)。清代蒙古族姓氏。世居克噜伦地方,为蒙八旗姓氏之一。《清通志·氏族略》收载。
读音:Qiánlài【综】 当系钱、赖二单姓所合成。今台湾有此姓(236)。
读音:chǔ shī春秋宋、卫、郑皆有褚师之官,以官为氏。(见《姓氏考略》)褚师,宋共工子,子石为褚师,因氏焉。(见《万姓统谱》)
读音:liú【源】 ①古帝尧之子丹朱之庶兄九人,封于留者之后,以邑为氏(8,17,60)。留,春秋时郑邑,后为周大夫刘子采地,故城在今河南偃师西南35里之刘聚。②出自周封内大夫,食采于王畿之留(故城参
读音:Fúyú【源】 扶馀即夫余氏(60)。【人】 扶馀文宣,唐时将军,见《唐书》(70)。扶馀隆,唐时卫尉卿,见《唐书》(70)。历史上罕见复姓。《姓氏考略》 有载,或作“夫余”,亦音讹为凫臾。
读音:Āng现行罕见姓氏。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收载。未详其源,亦不见载於古籍。
读音:Shíqiàlè【综】 清驻防杭州满洲八旗中有什恰勒氏(256)。
读音:Jīngqílì达斡尔族姓氏。《中国人的姓名·达斡尔族》援引 《黑龙江志稿》 收载,或作精奇勒、精克勒、金克力等,皆“精奇里”之别译。后或取其首音谐以 “金”字而为单姓。参见 “精奇
读音:pò duō luó代北姓,后改为潘氏。(见《魏书·官氏志》)破多罗氏,改为罗氏。(见《通志·氏族略·代北三字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