乌质
读音:wū zhì
突厥酋长有乌质氏。(见《姓氏考略》)
突厥酋长有乌质氏。(见《姓氏考略》)
读音:Bǎoyīn现行罕见复姓。今山西之太原有分布。《山西人口姓氏大全》 收载,未详其源。(按: 蒙古族同胞在人际交往中,相当多的人不称姓,而直呼其名,而蒙古取名可能是多音节的,如 “宝音
读音:Yúqiū《姓氏词典》 引 《中国姓氏汇编》 收载,未详其源。(按: 疑此乃 “余丘”之讹,参见该条。)
读音:shì lì占城国王姓释利,名因德缦。(见《南史》)
读音:Jièwā现行彝族姓氏。今四川之峨边有分布。此姓系峨边县公安局提供,未详其他。
读音:mò yú代北姓,后改为舆氏。(见《魏书·官氏志》)
读音:Jì冀姓的来源主要有两个。一是以邑名为姓氏,出自姬姓,晋大夫郤芮被封于冀,其子孙后代遂以邑为姓氏;二是以国名为姓氏,唐尧裔孙在周时封于冀,春秋时灭于晋,后代遂以国为姓氏。冀姓发源于春
读音:Lì【音】 栎氏有荔(Lì)、岳(Yuè)二音。且源出不同,参见栎(Yuè)姓。【源】 ①栎,春秋时郑邑(故城在今河南禹县),因氏(91)。②晋时林邑国(故城在今越南南部)王之子燮,受邑栒栎,其
读音:Xīndū【综】 战国时杨朱之弟子有心都子,见《列子》(11,17,62)。杨朱,与墨子同时人,主张“拔一毛而利天下,不为也”。历史上罕见复姓。其源不一: ① 《姓氏词典》注引 《姓觿》 云
读音:qiáo黄帝孙侨极之后。(见《风俗通》)郑公族国侨之后。(见《路史》)
读音:xī zǐ【源】①系自芈姓。春秋时楚釐子观起之后(2,7,12,60)。②系自偃姓。春秋时鲁僖公二年,徐灭釐子,子孙氏焉(6)。【变】一作〔僖子〕(12,21)。【人】釐子班,春秋时楚大夫(7,