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范文>历史百科>姓氏起源>

读音:bó

【源】 亳,商汤时都城(亦称南亳,故城在今河南商丘东南),支庶以为氏(17)。亳,古都邑名,其地有三,南亳、北亳(故城在今河南商丘北40里)、西亳(故城在今河南偃师西),故亳氏系以地名为氏(60,62)。【变】 亦作薄(60,62)。【望】 河南(17,418)。【布】 山东肥城有此姓。【人】 汉桓帝皇后为亳氏(11,17)。


罕见姓氏。《姓氏考略》 收载,其注云: “以地为氏。有南亳、北亳、西亳。‘亳’,亦作 ‘薄’。见《汉书》。望出河南。”亳,即商都,传有三处: 南亳,商汤所居,在今河南商丘县南; 北亳,相传为诸侯拥载商汤为盟主之地,在今商丘县北; 西亳,乃汤灭夏桀时所居,在今河南偃师县西。《中国古今姓氏辞典》引 《万姓统谱》 云: “亳,州名,以地为氏。”此似以州名为姓氏。古之亳州,在今安徽亳县,则与商都之亳姓不同源。

猜你喜欢

  • 读音:Xǔ【源】 见《姓苑》(7,9)。又,庄鼎彝《两汉不列传人名韵编》载有诩姓,引自《董贤传》(63)。《姓氏词典》 引 《姓解》 收载,未详其源。

  • 读音:Wéi【源】 ①春秋时莱大夫食采于维,因氏,见《姓考》(17,60)。②满族姓。【望】河南(17,60,418)。【布】河南淮滨(286)、广东新丰(296)、甘肃康县(348)、台湾桃园(68

  • 读音:hú【源】 居于湖上,因以为氏。如河氏、澓氏之类(60,62)。【布】 浙江江山(325)、江苏武进(314)、广东新兴(316)、安徽淮南(362)、台湾(64,68,261)、江西新干(40

  • 彤城

    读音:tóng chéng【源】 系自姒姓。夏禹之后分封,以国为姓有彤城氏(11,17,21,60)。【变】 一作肜城(62),亦作〔彤成〕(17)。历史上罕见复姓。《中文大字典》 收载。其源不一

  • 什渣

    读音:Shízhā【源】 彝族姓。属尼祖拉普家支(375)。

  • 统稽

    读音:tǒng jī代北人姓,后改为嵇氏。(见《魏书·官氏志》)

  • 子师

    读音:zǐ shī出自郑大夫子师仆之后。(见《风俗通》)

  • 读音:Jué【综】 宋刘敞有《弡仲医铭》。弡音掘,敞误释为张字,见《东观余论》(60,63)。一说,弡亦作张,为张之古字,见《字汇补》(80)。罕见姓氏。《姓氏词典》 收载并注此音。《姓氏考略》亦

  • 读音:Chǐ【源】商汤之后,系承子姓(69)。亦见《中国姓氏集》(62)。《中国姓氏大全》引 《中国姓氏集》 收载; 《姓氏词典》引 《中国姓氏汇编》亦收,未详其源。

  • 列索

    读音:Lièsuǒ【源】 彝族姓(375)。